在這個做視頻內容的團隊裏,沒有導演,隻有產品經理。用湯懷的話說,導演更注重自己的表達,產品經理更關心如何更好的滿足用戶需求,“這是運營思維”,“‘產品經理’是互聯網時代才有的分工”。
互聯網的內容公司
現在的飛碟說團隊,已經不再是草創階段的“十來個人,七八條槍”,2014年初,飛碟說的運營公司——飛碟視界傳媒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完成了A輪融資,目前B輪融資大體上已經結束。
現在,團隊的定位是“互聯網的內容公司”。湯懷他們希望,能夠圍繞“視頻百科”形成一個生態圈,也就是說,在做了豐富的“飛碟”視頻內容之後,還會有很多的延伸,很多的觸角,最後希望能形成一個閉環。
一個顯著的變化發生在產品渠道上,除了既有的在優酷、土豆、愛奇藝、微視等視頻平台上推廣“飛碟”係列視頻外,飛碟說團隊還會拓展線下的渠道,包括公交、地鐵、電視台,以及分眾、樓宇這些的屏幕;此外,飛碟說的自有渠道——飛碟說官方網站與App——也計劃於今年年內上線。
湯懷他們希望,飛碟說的自有渠道要能夠做到三點:6小時反應機製,製作類似於“頭條”的動態新聞下的靜態知識;與用戶的互動性,團隊未來會開放選題、列出大綱,讓用戶來點讚,被用戶頂上去的選題會優先製作;要有足夠的產品線去擴張到足夠的人群。
這些舉措的核心是,作為自有渠道,飛碟說要有自己的用戶數、用戶活躍度,繼而是找到飛碟說的最核心用戶,對用戶貼標簽,拿到用戶的習慣偏好等數據。長遠來看,是為“閉環”做準備。
湯懷透露,飛碟說團隊計劃於今年內新開十幾條“垂直內容領域”的產品線,比如講訴各類冷知識的“飛碟冷知識”在4月份上線,專注女性穿衣打扮的“飛碟愛美麗”將在年中上線,其他垂直內容領域,包括電影領域的“飛碟劇透狂”,汽車領域的“飛碟開汽車”等產品也正在積極策劃中。
飛碟說的視頻內容製作方式,也從之前的由團隊全部“自產”,轉為PGC內容占到30%左右。
在商業化的問題上,團隊繼續保持相對的適度和冷靜。湯懷此前曾透露,剛開始創業時,原本打算一年都不賺錢,但事實上做到三四個月後就開始盈利了。廣告收入是飛碟說目前最大的收入來源。從小米、杜蕾斯,到騰訊、阿裏,這些都是飛碟說的合作客戶。湯懷介紹,視頻有一個優勢,特別適合做原生廣告,但是他們的商業化又做得比較克製,“一般一個月找上門來的客戶可能有30家,但我們就做一到兩家”,“早期的時候還是希望先把用戶伺候好,掙錢的事順帶著做”。
在湯懷他們看來,未來飛碟說的商業化有三種模式:廣告;IP衍生品,比如“飛碟說”視頻裏的聲音,“飛碟一分鍾”裏的小動物,“飛碟冷知識”裏的冷姑娘等等,都會有IP,可以衍生的東西很多;更長遠的是把在線教育的方向規劃在其中。
在短視頻內容生產這個方向,我們注意到,視頻網站的短視頻產品,比如優酷網的“優酷拍客”、愛奇藝的“啪啪奇”等都已陸續推出,在這樣的外部環境下,湯懷反倒覺得“做內容的互聯網公司、出品好內容的公司,會受到更多的關注,主動權也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