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反歐勢力將歐洲引向何方?(2 / 3)

民粹主義沒有特定的思想內涵,基本上它可以與任何意識形態結合,端視其社會情境或反對的對象而定。依照他們的訴求,在政治類別上,可能會被歸類為右派或左派;但多數民粹主義領袖通常都不認為自己屬於右派,廣泛自稱為左派,或中間派。

民粹主義在不同國家、不同曆史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當代民粹主義是平民主義,反對精英主義,以窮人的是非為是非,“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民粹主義常常打出“人民”的旗號否定精英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反對間接民主基礎上的代議製民主,要求普通民眾直接參與政治決策過程,即直接“大民主”。要求“均貧富”,實現財富均等。“同樣是人,有人富甲天下,有人一貧如洗,這太不公平了!”民粹主義注重的不是起點平等即機會均等,而是結果均等,因此不惜以無償沒收等暴力手段實現均富目標。視革命道德至高無上,而且認為道德隻存在於底層大眾之中,“群眾運動是天然合理的”,底層大眾的裁決就是正義。民粹主義者鼓吹革命道德高於法律,高於程序,特別崇拜那些從底層崛起的道德型、魅力型領袖。激進的甚至訴諸暴力,熱衷於推翻、革命。隻要稱之為“革命行動”,哪怕殺人放火,也是正義。

民粹主義在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政治上也占有重要的分量。在拉丁美洲出現了許多有個人魅力的領導人。在美國,則是在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出現了許多政黨,例如人民黨(Populist Party)、美鈔黨(United States Greenback Party)、亨利·佐治(Henry George)的土地單一稅(Single Tax)運動、進步黨(United States Progressive Party)、農工黨(Farmer-Labor Party)、脩義·龍(又譯輝·龍)(Huey Long)的“分享財富(Share Our Wealth)”運動、美利堅聯盟黨(United States Union Party)。一些早期的左翼民粹主義政黨直接導致了後來社會主義無產階級革命的出現。這些民粹主義主張包括:爭取農民利益、主張自由使用銀礦來鑄造貨幣、提倡政府管製壟斷現象、反對美國插手拉美的政治和經濟事務,但主張極為分歧且不一致。部分基於反美的立場而推動左派民粹主義,如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尼加拉瓜;有些則采取比較務實的經濟政策,如巴西、阿根廷、智利等。

極右勢力和反歐政黨隻是在歐洲政治舞台上民粹主義的具體表現。什麼原因助長了歐洲民粹主義勃興呢?艾伯齊塔和麥克唐納在其《21世紀的民粹主義:西歐民主的幽靈》一書中曾指出,民粹主義的幽靈之所以在西歐甚至整個歐洲徘徊,是因為它們“巧妙地把歐洲一體化和全球化浪潮所引發的就業壓力、安全擔憂以及種族的、民族的、文化的危機,特別是身份認同的焦慮和民眾對代議製民主的不滿聯結起來,從而發動了一場又一場富有個性色彩的較為成功的民主鬥爭”。

疑歐黨派和右翼勢力的群體性崛起,不是偶然的,這是歐洲民眾反體製情緒的集中爆發。這些黨派雖然在短時間內不能左右歐盟發展走向,但從長遠來看極有可能重塑歐洲政治生態,增加了歐洲政治的不確定性。

歐洲政治的不確定性從何而來呢? 首先是歐債危機衝擊。歐債危機造成歐盟2600萬失業大軍,西班牙和希臘等國青年人失業率超過50%,歐盟推行的緊縮政策造成大量的社會政治問題,歐洲議會選舉於是成為選民發泄不滿的犧牲品。

其次是全球化衝擊。這些年來,全球化造成歐盟跨國流動提升,衝擊原有秩序。過去跨境流動的往往是資金和低成本產品。如今,在互聯網的推動下,跨國流動的則是創意和服務。隨著各種工作崗位被條碼和字節替代,社會分化日漸明顯。全球化的新麵貌不但威脅到西方的製造業崗位,也威脅到了許多服務業崗位。互聯網正在令跨國業務發生改變,產生新型的贏家和輸家,造成社會不平等問題突出,各國、各地區、各行業造成的分化加劇。麵對新型國家崛起和世界變遷,歐盟國家人民普遍對未來較悲觀。

再次是政治紅利大幅削減。不僅全球化紅利,而且其他政治紅利,如冷戰結束的紅利、歐盟擴大的紅利、安全紅利,在歐債危機和烏克蘭危機等衝擊下,日益消失殆盡。歐盟作為國際組織在全球治理中的優勢地位在流失,甚至歐元區本身成為全球治理的對象,真乃此一時,彼一時也。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歐盟代表先進。然而今非昔比,匈牙利總理歐爾班2013年底訪問中國後,聲稱要走符合匈牙利國情的發展道路,讓歐盟唏噓不已;希臘等問題國家不能通過貨幣貶值消除債務危機,讓越來越多的歐盟國家認為,歐盟模式限製了成員國選擇,可能不先進反而是落後的。

總之,歐債危機與全球化雙重衝擊,集中體現在歐盟國家的競爭力和認同上。對歐盟國家競爭力不斷流失的憂慮、對歐盟和現行體製認同的下降,是反體製政黨在這場選舉中支持率激增、引發歐洲地震的元凶。從經濟上說,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疊加主權債務危機,歐洲整體經濟競爭力下滑,國際地位下降,失業率高企,移民問題凸顯,許多民眾不能切身感受到歐盟的好處。從政治體製來說,民主合法性遭到質疑,歐盟近年飽受“民主赤字”困擾。近年來,在法國、荷蘭、芬蘭、意大利、瑞士、丹麥、奧地利、挪威和瑞典,極右力量在上升,有些右翼政黨甚至在選民的支持下取得了政權,有些右翼政黨雖未在選舉中獲勝,但能對其國家的領導人施加影響。因此,今天的歐洲已不再是一個“多文化”、“準社會主義”的堡壘了。此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馬克·馬佐爾的分析也頗有見地。在他看來,一些歐洲人或倒向極右,或拋棄政黨政治,因為他們失去了對政治階級的信任,也即將失去對民主製度的信任。由此而來的政治危機不僅會損害歐洲一體化,而且還會危及歐洲民主秩序本身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