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高我國規劃環評有效性的建議
2.1對象有效性
規劃的有效性決定著規劃環評的有效性,為提高規劃的有效性應該從以下三方麵進行:
(1)加強規劃的法律效力。舉例來說,在我國土地利用總體的規劃管理詳細計劃和“十二五”規劃中,約束性環境保護以及循環經濟指標具備法律效力,因此保證了規劃實施的權威性。因此,環評工作在今後的開展過程中,賦予法律效力,走法製化道路,促進工作朝著有效、科學合理性的趨勢發展。
(2)完善規劃編製的管理製度。保證規劃環評的有效性,在與各級別規劃過程中,保持一致性的同時還將增強存在感,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石,嚴格遵守規劃服從政策、下級服從上級、區域服從總體、項目服從規劃的原則,有條不紊地讓工作順利進行。
(3)規劃編製初期加強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規劃需要充分針對經濟、社會、安全等問題進行調差與了解,通過對各因素的充分考慮提出合理的解決方式。同時,在規劃擬定過程中可通過調查了解人民群眾的想法和意願,以提高環境保護的有效性與可能性為目標,對各種因素進行全麵的考量。
2.2內容有效性
規劃環評內容作為規劃環評的重點研究成果,其有效性是影響規劃環評審核的關鍵性因素。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規劃環評內容雖然日益完善卻仍然存在瑕疵,因此,在編製策劃內容時要注意:
(1)保證規劃與規劃環評指標體係的統一,闡明主要內容,表明指標的可實施性,使指標體係的落實工作得以執行。
(2)重視對環境資源的需求,運用環境資源的供應能力,對實施規劃結合理論與實踐,闡明規劃工作實施的可操作性與可獲得的利益價值。
(3)對於規劃工作中對經濟、社會、環境等效益起到的促進效果進行全麵的分析,最終確定規劃的可操作性,對於工作實施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準備好解決方法。
3.結語
在規劃環評有效性的輔助下,將現有資源合理有效化利用,同時還可確保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為走科學發展道路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雖然規劃環評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削減其有效性的因素,但由於我國還處於經濟轉型階段,規劃環評工作尤為重要,因此為保證規劃環評的有效性提出合理、科學的解決方法,保證規劃環評工作得以有效進行,讓我國在保證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環境的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早日實現中國經濟轉型。
參考文獻:
[1]熊學鋒.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分析[J].能源與環境,2013(4):79-80
[2]詹樂音,張敏芝.淺談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發展及現狀[J].價值工程,2013,(25):57-58
[3]謝欣欣.淺談環境影響評價中環境檢測工作相關問題[J].美與時代:城市,2013(7):65.
[4]朱來東,王興峰,王長征等.淺談PM2.5的環境影響評價[J].甘肅冶金,2013(4):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