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鄉體育公共服務研究綜述與展望(1 / 2)

城鄉體育公共服務研究綜述與展望

文化論壇

作者:範勇

摘要:社會發展轉型期我國城鄉體育公共服務發展呈明顯非均衡狀態。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以及邏輯分析法對城鄉體育公共服務的研究進行梳理,以期挖掘出我國城鄉體育公共服務的製約因素,並從實現機製的角度提出了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體育公共服務研究展望

公共服務體係是政府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製度安排,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基本標誌,也是現代社會全麵、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體育公共服務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供給主體為滿足全體社會成員體育需求而提供體育公共產品的過程[1],體育公共服務體係是公共服務體係的子係統之一,也是公共服務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重慶市城鄉統籌建設的穩步推進,科學構建體育公共服務體係也將成為貫徹《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幹意見》中加快體育體製改革,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係目標的必然選擇[2]。

作者在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中進行文獻檢索,主題是“體育公共服務”在1985年至2013年文獻檢索是1857條,如果主題換成“城鄉”並含“體育公共服務”的文獻檢索則是202條;主要研究集中在2008-2010年,學者們對體育公共服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麵:

1、體育公共服務體係的相關研究

目前,我國學術界對體育公共服務體係的研究剛剛起步,並主要集中在構建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係和多元化體育公共服務體係方麵。王伯超以公共服務層次理論作為框架,把體育公共服務體係分成四個層次,基本理論問題為第一層次,這是體係研究的基礎;體育公共產品和服務提供為第二個層次;第三層次是如何保證體係健康有序運行的體育公共服務運行機製;第四層次為績效與可持續發展[3]。學者李靜指出,體育公共服務體係應當涵蓋政策法規、基礎設施建設、組織機構和人才、體育公共服務的主體、方式和體育公共服務的事業經費等六個主要的基本要素[4]。曹可強等提出,在體育公共服務體係中,政府是責任主體,市場與非營利體育組織是實施主體;建設體育公共服務體係,要充分利用市場和非營利體育組織的作用[5]。王才興認為體育公共服務的核心任務是向群眾提供基本的體育公共服務及體育產品,以保障群眾的體育權利得到實現[6]。

2、城鄉、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係的相關研究

田雨普等就城鄉群眾體育統籌發展的內涵進行了闡述,提出城鄉群眾體育統籌發展的要義在於,必須把城鄉群眾體育作為一個統一係統來認識和對待。楊小明等以上海作為研究對象,提出了上海城鄉群眾體育的統籌發展的對策和建議,並對城鄉群眾體育統籌發展的意見進行了闡釋,認為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群眾體育發展滯後問題的方法就是統籌發展[7]。

胡茵針對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係的建設與完善進行了係統的研究,指出我國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係正處於構建與完善的關鍵時期,提出了構建和完善我國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係的途徑,包括政府部門準確定位、國家製定總體規劃、積極開發民營資本,合理配置和使用體育資源,以人為本、發展多元化的社區體育公共服務等[8]。張文聖將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係的基本框架分為組織保障體係、硬件保障體係、指導人員保障體係、活動內容保障體係和指導思想保障體係,構建社區體育服務體係時應該從指導者、管理者、實施者和參與者4個層麵入手[9]。總體來看,整體研究偏向城市社區,真正從城鄉統籌的角度出發的不多。考慮到城鄉社區的不同特征,有針對性研究如何構建適應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多元化的城鄉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係,是今後研究的一個重點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