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教育”模式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
文化論壇
作者:沈明學
摘要:隨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不斷發展,羽毛球作為一門體育專項課備受廣大師生的親睞。體育教學模式正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悄悄地發生著變化,“運動教育”模式能更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將“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高校羽毛球教學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有利於整個團隊技戰術水平的發揮,因此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運動教育”模式高校羽毛球教學專項訓練
“運動教育”模式對於現階段的體育教學來說已經不再陌生,它就是要以遊戲理論和遊戲思想為主要指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快樂地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運動教育”模式中改變了體育教學模式,傳統的既包含了體育比賽的賽事,同時還有一定的獎勵,在運動文化和人文關懷下對學生進行教育。學生在“運動教育”模式下感受真實的運動體驗,發揮潛能、增進友誼,提高參與體育的熱情。
一、“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意義
1.1“運動教育”模式教學方法
一般認為“運動教育”模式最主要的教學方法有合作學習法、直接指導法、夥伴學習法這三種。老師在開始運動季的階段分配每一位學生的角色,運用直接指導法教授學生基礎知識,讓學生能在短期內了解該競技體育的特點和運動過程當中注意事項。師生之間共同協作,相互學習;以技術水平較高的學生來帶動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進步,技能綜合利用人力資源,同時個人技能得到發揮,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培養,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得到加強,整個團隊的技戰術能力也有穩定的提升。
1.2“運動教育”模式教學特征
“運動教育”模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賽季”和“友誼”。“運動教育”模式下的體育教學“單元”要較傳統模式下的要長一些,通常也會稱這樣的運動“單元”為“運動季”。在開始“運動教育”教學前,體育老師就是教練員,學生要自己發展自己的“團隊聯盟”。教師通過一係列的培訓、比賽、積分記錄、決賽、慶祝活動等組織“運動季”,讓學生能身臨其境感受運動樂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運動能力和人文精神也在此過程中得到提高。
1.3 “運動教育”模式教學優勢
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教學模式,將“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高校羽毛球教學中,改變了傳統體育教學中隻注重技術學習而忽略戰術成分的情況,讓水平不均的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羽毛球這項對抗性很強的項目當中。“運動教育”模式不像傳統體育教學那樣隻注重個人練習而忽略團隊意識的原則,讓學生能充分領會到競技體育的特征和理念,學生通過身臨其境地參加實戰,個人的體育運動習慣得到很好的培養。同時,學生在“運動季”過程當中,通過各種角色互換,感知競技體育當中的內涵及特征。將教學轉變為教育,將技能轉變為文化的傳承,人文精神也能夠很好的提高。
二、“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教學設計
2.1團隊聯盟組建
教師在開始羽毛球專項課教學之前,先讓學生明確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讓學生了解“運動季”當中的具體事項後進行分組。教師應當因材施教,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後根據實力分布均衡的原則進行團隊創建,每一個小組之間都可以自行選舉出“組內教練”和組長來協調團隊的羽毛球練習,亦可自行設計隊標、隊歌等,在“運動季”當中喊響自己的團隊口號,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