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對策(1 / 2)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對策

科技縱橫

作者:史慶軍 蔡強 王海霖

一、引言

水利水電工程受工程移民、地質地形、河流河勢等眾多因素的製約,往往具有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工程技術複雜以及地處偏遠山區等特點。近年來,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發生的質量事故,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我們應認真思考水利水電工程質量存在的問題,分析研究提高質量的策略,找出提高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的對策。筆者試以湖南省水利建設為視角,結合近兩年多來直接參與全省水利工程建設監督檢查和執法監察的有關情況,作一些初淺的探索。

二、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管理現狀

現階段,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以國家投資為主,在質量管理上也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政府行為。總體而言,近幾年來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大力推行“三項製度”改革(項目法人製、工程監理製、招標投標製)和合同管理、項目管理,工程質量大幅度提高,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管理的現狀可簡要概括如下:

1.以行業幅度管理和分級層次管理為基本構架,質量管理體係初步建立。一是表現為工程質量管理權限的逐級分解。二是表現為工程質量管理體製的基本完善。三是表現為工程質量管理責任主體與責任事項的具體對應。這標誌著工程質量管理從以行政手段為主的方式向以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綜合運用的多重管理方式的轉變。四是表現為質量監督網絡的建立健全。水利行政主管部門除設置有水利建設與管理司(處、科等)歸口管理工程質量外,一般都單設了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督站(總站、中心站、分站、項目站),授權其代行政府質量監督職責。

2.以推行和規範“三項製度”為管理動力,質量管理工作全麵開展水利水電工程作為國家基本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1998年以來大力推行“項目法人製”、“工程監理製”、“招標投標製”為主的工程建設管理製度,對促進和提高水利水電工程質量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項目法人製逐步完善。招標投標製大力推行。工程監理製迅速發展。工程質量責任製度全麵落實。按照國辦發〔1999〕16號《關於加強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管理的通知》要求,水利水電工程全麵落實了工程質量行政領導人負責製、參建單位工程質量領導人責任製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製。各地方主管工程建設的行政領導、各項目建設單位負責人、各參建單位負責人、有關工程技術負責人以及具體工程技術人員等均以責任書、黨委政府文件、會議紀要、工程合同,項目管理製度等形式明確了工程質量責任並終身負責。責任製度的推行,體現了現階段工程質量管理“以人為本”的管理現狀。

3.以監督檢查和執法監察為輔助手段,達到質量管理目標基本實現行業自查自糾。水利廳召開水利建設管理會、水利建設現場會等專門會議,研究部署行業自查自糾工作,加強工程建設管理,進行工作督促和指導。部門聯合督查和重點稽察審計也及時進行了督促整改。

三、加強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