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企業綠色營銷與發展(1 / 2)

試論企業綠色營銷與發展

營銷文化

作者:薛坤朋

摘要:當今時代,企業營銷步入了集企業責任與社會責任為一體的理性化高級階段。企業隻有積極適應綠色營銷,才能更好的獲得更大的利潤,人與自然才能更好的和諧相處,我國的經濟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綠色營銷可持續發展綠色消費營銷觀念綠色產品

一、綠色營銷與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概述

綠色營銷是指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為實現經濟利益、消費者需求和環境利益的統一,市場主體根據科學性和規範性的原則,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開發及同其他市場主體交換產品價值來滿足市場需求的一種管理過程。

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係統。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既有聯係,又不等同。

二、可持續發展要求企業實施綠色營銷

(一)謀求長遠利益

綠色營銷要求企業不僅需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且要符合環保的長遠利益,將企業利益、消費需求和環保合理、科學地統一起來;要求企業在每個環節都注入環保因素,采取新的、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策略。

(二)適應時代主流

綠色營銷作為一種積極的方式,它使企業從被動的狀態下解放出來,主動迎接挑戰,以一種新的姿態順應時代潮流,從中獲得可持續發展。

(三)減少環境問題

企業通過開發綠色產品,減少汙染,開展綠色營銷,並引導可持續發展的消費模式,可大幅度降低環境汙染,緩解環境生態壓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我國企業開展綠色營銷的現狀及問題

(一)國民的環保意識不強

公眾的環保意識是實施綠色營銷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麵。隻有公眾的整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綠色觀念才能得到普及。

(二)經濟基礎不足,環保技術落後

我國整體環保技術水平遠落後與於發達國家。由於我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普遍虧損,企業承擔的環保成本能力有限,加上環保意識不強,不願花人力、氣力和財力進行環保技術開發,而從國外進口技術,將使企業承擔更高的價格,這就進一步阻礙了環保技術的發展。

(三)環境保護的法律還待完善

我國現已具有《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條例》等環境保護法律及環境保護行政法規,還有地方性的環保法規和條例。這說明我國已在環境立法上已初具規模。然而,相對於一些發達國家,我國的環境立法滯後且量刑偏輕、行政上存在政企不分、以權代法的弊端。當時性綠色營銷的企業發現自己的經營成本遠高於同行,在競爭中處於極不利的地位時,這種情況會大大挫傷推行綠色營銷的積極性。

四、綠色營銷的實施步驟

(一)樹立綠色營銷觀念

企業各部門都應該以綠色營銷觀念為指導思想,從戰略計劃到實施過程都應貫徹綠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