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人民銀行的一份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共有98.7 %來自銀行貸款。銀行在2008年信貸規模大幅萎縮,向企業發放貸款更加謹慎,中小企業要想從銀行得到貸款扶持更加困難。
(三)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律體係不夠完善
《中小企業促進法》的頒布,“非公經濟36條”的出台,《公司法》、《證券法》、《企業所得稅法》等法律的修訂,《物權法》等法律的頒布,這一係列舉措標誌著政策和法律體係正逐步完善,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創業門坎高、市場準入和退出機製不健全、服務體係不健全、社會化服務滯後等。
(四)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製不夠健全
截至2006年底,全國已設立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3366家,累計擔保總額8051億元。這對便利中小企業的融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一是擔保機構的注冊資本質量不高。二是擔保體係不健全。三是具體運作管理方式缺陷。按中小企業貸款信用擔保現行的規定辦理貸款的戶數與金額,與中小企業貸款的實際需求差距甚遠。
三、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解決措施
(一)中小企業自身要建立健全融資管理
會計資料是銀行評價企業還貸能力的主要依據,健全的財務製度也向銀行展示了企業健康發展、誠實守信的良好印象,有助於企業獲得銀行貸款。此外,企業要加強對融資的認識和管理,強化信用觀念。
(二)政府要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可以通過出台一係列的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可以向中小企業實行財政補貼,提高中小企業的競爭能力。規範市場秩序,切實保障中小企業的利益。
(三)完善健全金融體係,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的創新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外源融資的主要渠道是銀行的間接融資,但是銀行的貸款品種難以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多樣化。金融機構應根據中小企業的融資特點不斷開發和探索創造適合我國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
(四)完善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體係和機製
一方麵要在不斷摸索適應我國國情的中小企業擔保機製的基礎上,加強對擔保基金的管理、監督,加快信用擔保體係市場化、規範化的步伐。謹慎選擇擔保對象,建立起信用擔保的風險控製與防範體係。
(五)建立和運用資本市場,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逐步放寬中小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發行債券的條件。目前我國企業發行債券的條件對中小企業來說較為苛刻,政府管製也比較嚴厲。政府要開啟中小企業債券融資渠道,需逐步放寬中小企業發行債券的條件,尤其是對於發行企業規模的限製。
參考文獻:
[1]熊雲生,程國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和對策[J],財貿研究,2006年05期
[2]顧永敏,聶銀學,王東升.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J].發展月刊,2008. 2.
[3]劉瑛超,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與對策[J].平頂山學院學報,2007.5
作者簡介:劉明月(1986-),女,漢族,山東東營人,現就職於煙台南山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財政與貨幣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