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企業財務預算編製內容
在探討財務編製的內容時,應該從全局性的角度出發,從戰略上對其進行研究。綜合來看,財務編製的內容應該包含資產、負債、費用、利潤、成本、收入、資金等,企業應該通過這一係列的內容,綜合設計出合理的預算指標體係,並保證各指標間的相互聯係與相互約束。通常來講,企業在進行財務預算編製時,必須結合自己生產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執行過程中要做出及時、有效的分析與調整。倘若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較高,償債壓力較大,就應該盡可能地縮小金融債務的預算規模;
(五)企業財務預算編製方法
1.固定預算與彈性預算
固定預算,也叫做靜態預算,指的是在企業編製預算時,依據預算期內某一可實現的、正常的固定業務量(銷售量、生產量)水平當做唯一基礎,進行預算編製的方法,該方法比較呆板,可比性較差。對比彈性預算方法,也叫做滑動預算法、變動預算法,它能夠將全部的成本按照其性態分成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兩個部分,是固定預算方法的對稱。在實際工作中,可考慮采用二者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預算。
2.增量預算與零基預算
增量預算也叫做分項預算,是以上年各項目支出額為基數,綜合考慮各影響因素,按照一定比例,確定下年各項支出的預算方法。零基預算,也叫做零底預算,指在預算編製時,將全部預算支出以零為出發點,從實際需要出發,對預算期內的各項費用內容及開支標準進行逐項審議,是一種以綜合平衡為基礎的預算方法。
3.定期預算與滾動預算
定期預算,也叫做階段性預算,指的是在預算編製的過程中,以不變的會計期間(日曆年度)當做預算期的預算編製方法。滾動預算,也叫做連續預算、永續預算,指的是在預算編製時,時預算期和會計年度相互脫離,伴隨預算的展開執行,對其進行延伸補充,按期向後滾動,保障預算始終為一固定期間的編製方法。
四、企業財務預算工作的運用
企業在進行預算編製後,就要考慮如何將製度實施到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去,要把編製好的預算貫穿到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中,從而不斷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
(一)利用好財務預算運用媒介,即財務預算報告
預算報告能夠體現出企業在年度預算期內的綜合運營狀況,包含現金流量、經濟效益等眾多指標。一般來講,財務預算報告的形成有一定的過程,要對企業各項財務信息進行搜集和彙總,按照統一規定的標準與格式,來進行財務預算報告的編製工作。同時要建立完善財務報告的評價機製,客觀、準確地評價財務報告的質量。並將評價的結果及時反饋到相關的部門單位中去,使其能夠做出有效及時的糾正與調整。同時還要加強對相關部門及人員的監控工作,保障財務預算報告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二)財務預算的運用
企業在財務預算的運用上,應對相關業務機構及重要的財務預算指標實施逐層分解,將財務預算的指標逐項細化,劃分成為季度和月度預算,明晰各部門權責,並在工作中實施到位。並在相關部門的監控下,切實執行財務預算,加強對融資、投資、資金調度等重大經營決策事項的實時跟蹤與監督,完善追加資金的審批權限與程序。
(三)財務預算指標的運用
企業在執行預算工作時,應該重點對那些可以量化的預算指標進行監控,圍繞其展開預算管理工作,通過各項指標完成情況,能夠對企業領導者、高管人員以及各部門員工的業績逐層進行考核。同時,按照月度的財務報告,企業可以完善預算反饋機製與監督機製,對各項預算指標的執行狀況實現有效監督,並將結果及時反饋給相關的管理部門及人員,確保企業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找出相應對策。此外,企業還應該對重要的預算指標進行全麵的分析與研究,將其結果作為評價財務預算報告的主要標準與內容。
參考文獻:
[1]《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張延波主編,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12
[2] 鄔雪蓮.會計事務所如何有效防範審計風險[J].中國審計,2010,6(11):45-46
[3] 趙文靜.淺談審計風險與防範[J].經濟師,2010,2(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