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學統籌,增強合作共贏意識
在社會多元化、精細化的今天,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資源的支持,企業內部同樣如此。作為工會組織,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單靠工會自身是無法實現的,需要上級工會和黨委的領導、行政的支持、員工的理解。
工會工作需要充分整合內、外部資源,站在企業和部門生產、經營和管理的角度來設計、推進工作,以“大黨群”為工作思路,統籌兼顧,增強合作共贏意識。同時,工會幹部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大黨群”工作模式,在實際工作中采取協同工作模式,實現黨工團聯動,用足、用好、用活社會、企業資源。在此過程中,學習和加強工作的統籌性,確保各項工作、各級組織在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動上合拍,實現工會工作的優質、高效、低耗。
三、向職工學,提高工會幹部管理水平
工會組織要把“服務職工”的人本理念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基層、深入一線,了解和掌握職工的所思、所想、所求,找到解決問題的入口和出口,提高工會幹部管理水平。
1.學意見,找準解決問題的入口
工會幹部要更加貼近基層、貼近職工、貼近實際,了解職工工作、生活及家庭情況,聽他們所言,想他們所想,主動收集建議和意見,最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意見、建議的背景和根本所在,把握職工思想脈搏,為工會組織或企業黨政提供工作決策依據,找準解決問題的入口。
2.學立場,找準解決問題的出口
工會組織的性質決定了要把職工滿意度作為衡量工會工作是否到位的重要標準。因此,工會幹部需要在了解職工所思、所想、所求的基礎上,多從基層實際出發,站在職工的立場,引導職工從企業發展全局和員工的根本利益出發,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企業發展中的各種關係,分析影響企業生產管理、職工成長發展、職工家庭生活等實際問題和困難的因素,主動思考、策劃和組織工會工作,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為企業發展作貢獻的積極性,找準解決問題的出口。
總之,作為企業的工會組織,必須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習力,拓展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培養出一大批理論紮實、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的高素質工會幹部,為社會和諧、企業發展履行職能,做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