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凝聚共識。職工是醫院文化建設之本,通過廣泛發動幹部職工,共同討論總結醫院各個曆史階段中所積累形成的優良傳統、成功經驗和優秀風格,將蘊藏在員工中的寶貴精神挖掘出來,加以錘煉提高形成共識以增強職工的凝聚力,大家認同在先,共同參與,才能廣泛、深入地更新觀念。科室內部人員之間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坦誠相待,堅持不護短、不留情麵、不避重就輕,互相提醒,及時糾正。各科室之間要相互征求意見,並進行梳理彙總分析,分清哪些是個人問題,哪些是科室問題,分別加以解決。此外要向患者征求意見,定期向患者發放征求意見表,征求患者的意見和建議,查找服務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工作。
其次要抓創新理念。要把醫院長期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閃光點”加以提煉、升華,凝練出既富時代氣息、又能充分體現醫院特色的醫院文化,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塑造醫院形象,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入手。一是不斷學習,自我充實,提高醫療質量,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是醫院的根本職責,為此,必須加強質量管理,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管理製度,強化首診醫師負責製,防止和杜絕醫療事故或重大醫療差錯的發生。二是轉變作風,改善態度,提高服務質量,醫院的業務管理要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以簡化流程、方便病人為著眼點采取一些新舉措,如住院樓與門診樓之間科學合理的布局,門診大廳寬敞明亮,幹淨整潔,並設立候診區,安裝候診座椅和健康宣傳電視講座。給病人一個溫馨、清爽、舒暢的就醫環境。三是重視製度文化的建設,進一步規範醫療服務行為,紮實推進廉政文化,做到“六個嚴禁”、“四個嚴格執行”。從根本上杜絕“醫托”、“紅包”、“藥品回扣”、“濫檢查”、“開處方去指定藥店購藥”等不良風氣。努力打造一個規範有序、安全舉足輕重馨、廉潔無私的醫療服務文化,
最後,要創新激勵。一是充分認識醫療行業的特點,使技術價值和風險係數在醫生薪酬上得到合理體現與傾斜。醫生職業的高風險性和高技術含量性決定了醫生應當有較高的收入。建立以醫療服務質量為主要依據,綜合勞動數量、崗位風險、醫德考核評價、等因素的績效考核製度,使之成為激勵臨床醫生通過提高診療水平、多提供優質服務和遵守醫德規範來提高收入,體現醫療工作技術價值和社會價值。二是把握薪酬設計導向。強調服務質量和態度的同時,必須將醫生的服務數量納入薪酬績效考核指標。將醫生的服務數量或診療人次作為薪酬績效考核重要指標是實行基本藥物製度後,提高基層醫療機構運行效率、防止平均主義、發揮一線醫務人員積極性的必然選擇。三是要從總體上提高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的工資水平。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工作條件相對艱苦,但他們任勞任怨,超時工作非常普遍。要切實改變實施基本藥物製度後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收入整體偏低的現狀,提高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