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醫改新形勢下的醫院思想政治工作
政工天地
作者:鄭海霞
隨著我國新醫改的不斷深入,一些新的醫改文件和方案也逐步出台,使醫改進程日瑧完善,藥品零差率銷售、新農合網絡直報、公共衛生服務新增項目的不斷開展,醫療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醫院的政治思想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就目前醫院的實際情況出發,我們從多方麵去剖析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情況,旨在進一步堔索醫院政治思想工作,更好的推動醫改進程,使醫院進入科學發展的良性軌道。
一、當前基層醫院醫改後麵臨的主要問題
在市場經濟中,基層醫院多元文化的發展對傳統的思想體係產生了衝擊,醫務人員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規範、和生活追求等發生了變化。
1、經濟利益的誘惑影響了醫務人員的思想。由於醫療行業競爭激烈,醫院業務量不斷的擴大,醫務工作人員肩負著醫療、預防保健、創新等多方麵的工作,長期超負荷的臨床醫療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重臨床業務,輕思想建設的傾向,拜金主義、個人主人使少數人出現了信仰危機,價值趨向出現了偏移,如對患者“指定藥店購藥”“指定醫院就診”等現象。因此,我們要“對症下藥”,通過開展醫德醫風的教育,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素質與人文素養,增強其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精神。
2、“醫院文化”建設的空洞性。一是認為貼標語、喊口號即是醫院文化。其實空洞的標語和華麗的辭藻隻能讓人感到乏味,醫院文化不是唱歌作賦,不光是上街學雷鋒、搞義診,也不是春遊、聚餐,否則隻是熱鬧一陣子,如過眼雲煙,一切依舊。二是認為借鑒標準的醫院文化,參觀學習優秀醫院的文化,然後照搬硬套就萬事大吉了,這又走入了一個誤區。醫院文化不存在標準,也沒有好壞之分,隻有適合與不適合,不同的醫院有著不一樣的文化內涵。
3、醫改後績效考核的問題。基層醫院實施基本藥物製度後有許多問題需要改進、完善,其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是醫院職工收入分配製度。對於醫院而言,一方麵“績效”必須凸顯其經濟效益,另一方麵“績效”還必須遵循行業內在的要求,凸顯其公益價值—“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既要防止醫務人員因創造效益對病人“過渡治療”,也要處理好醫院臨床科室與行政後勤的“績效”差別。當然績效考核的目的性非常明確,首先是為了考核醫院持續發展能力及醫院服務水準的提高,其次也是為了依據考核結果製定和實施培訓計劃達到人力資源素質的長期性提高。但由於人事權、財權的不自主性,考核措施難以實施,考核不了了之,職工也是為了考核而考核,考核結果難以達到激勵作用,工作積極的員工會出現消極心理而本來工作懈怠的員工就會有機可乘,得不到應有的獎懲,這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二、基層醫院健康的發展需要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