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是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是黨和國家的重要依靠力量。高校大學生在不久的將來就要走向社會,充實到各行各業,並逐步成為骨幹力量,具有很強的輻射性,直接影響到全麵實現小康的戰略目標任務的完成。因此,要引導青年知識分子向黨組織靠攏並使其中的優秀分子成為黨的一員,必須把發展黨員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把發展學員落實到支部。各黨支部堅持“三會一課”製度,嚴格組織生活,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監督和管理,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作為培養對象的青年教師采取校外學習、校內掛職鍛煉;作為培養對象的學生有選擇地安排到學生會、團委、班委中當幹部,壓擔子,進行實踐鍛煉,接受實際考驗。通過多種途徑和條件,幫助他們端正入黨動機,解決思想上入黨的問題,使他們按黨員的標準,積極創造條件,早日加入黨組織。
二是把發展黨員工作落實到職能部門,黨委各職能部門始終把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擺在突出的位置上,牢固樹立“抓基層、打基礎”的思想,深刻認識到發展黨員工作的成效,並不單單在於嚴把發展程序,更重要的是在於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的質量,在加大選拔入黨積極分子力度的同時嚴把質量關,注重提高整體素質,從而不斷夯實發展黨員工作的基礎。
三是把發展黨員工作落實到每一位黨務幹部和政治輔導員。黨委派一名副書記,分管發展黨員工作,要求各院院長兼任黨支部書記,並是本支部發展黨員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每位支部委員都要聯係幾個黨小組,做入黨積極分子聯係人的工作。要求黨務幹部要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提高黨在群眾中的威信,不斷增強黨組織吸引力,使廣大青年教師和學生向黨組織靠攏。
三、加強風製度建設,確保發展黨員質量。
發展新黨員要著重保證質量。一是避免重“硬”輕“軟”。在發展黨員上,不僅看學生的“硬件”,如學習成績是否優秀,有無補考,是否是“三好學生”等等。更重要的是看學生的“軟件”,如黨性、政治觀點、政治紀律、政治鑒別力等,確立了發展黨員“重在政治表現”的原則。二是避免重發展輕培養的傾向。一個人思想進步與成熟需要有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校一改夠條件就發展。三是避免重發展輕管理。學生入黨後,要保持其先鋒模範作用,必須嚴格管理,避免其“入黨前爭氣,入黨鬆氣”。確立了把“重點放在發展黨員上,重心放在黨員管理上”的工作方針。
根據省委組織部、省委教育工委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黨委先後製定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黨員工作的通知》和《關於進一步加大在大學生和青年教師中發展黨員工作力度的通知》兩個文件,明確提出了發展黨同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具體要求,製定了“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工作方針,有力地促進了發展黨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