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不肯收留(1 / 2)

李鴻章賭氣離開曾國藩祁門大營,原本計劃直接投奔江西南昌大哥李瀚章處,老大哥在那裏為曾國藩辦理湘軍後路糧台。可是這麼去,少不得被大哥埋怨。他想起湖北巡撫胡林翼,兩人見過一麵,胡林翼對李鴻章印象很好,也一直關心李鴻章,所以不如先到他大營。一則聽聽他的意見,二則實在不行,投在胡林翼門下也未嚐不可。胡林翼人很通達,不像曾國藩這樣固執。說起性格來,李鴻章與胡林翼更相投一些。

那時候胡林翼已經從湖北的英山向東南移營到安徽境內的太湖。之所以移營此處,主要是曾國藩大營從宿鬆撤走後,鄂皖交界兵力空虛,那時候曾國荃的湘軍正在圍攻安慶,李續宜率湘軍攻打皖北桐城,皖鄂交界作為後路,必須有所兼顧。胡林翼與曾國藩都是湘軍創始人,多年來兩人互相關照,互相扶持,曾、胡一家,不分彼此,天下盡知。收複安慶、規複安徽的全盤部署,也是兩人相商的結果,所以胡林翼毫無畛域之分,一切以戰局需要來確定行止。

李鴻章趕過去的時候,胡林翼到太湖不及一月。一見到胡林翼,最令李鴻章驚訝的是胡林翼的消瘦,顴骨高聳,臉頰細長,臉色灰暗,他立即想到“病入膏肓”這個詞。胡林翼發覺了李鴻章的驚訝,苦苦一笑說:“少荃,是被我這副病瘓子嚇到了吧?沒辦法的事,天天東牆倒西牆歪,不得一日喘息。”

李鴻章見胡林翼身體如此,心裏十分難過,還要裝出不動聲色,說:“潤帥要保重身體,現在這種亂世,棘手的事沒個完,潤帥總要忙裏偷閑,稍作休息才行。”

胡林翼已經接到曾國藩的私函,知道李鴻章賭氣出走的原因,所以他沒繞彎子,直接勸李鴻章還是回到曾國藩身邊。

“祁門是兵家所謂絕地,根本不宜駐守,更不宜做大營,可是他聽不進別人的一句勸!我不回去。”李鴻章還是一肚子氣,把祁門的情形詳細描述給胡林翼。

“滌帥非要紮營祁門,並非不知道這裏是絕地,”胡林翼也覺得曾國藩駐紮祁門是一大失策,但他不能順著李鴻章的意思說,那不是勸人之道,“滌帥之所駐紮祁門,也是顧慮朝廷臉麵。朝廷一再督促滌帥收複浙江,駐軍徽州,就是做出一個收複浙江的樣子。”

“好,就算駐紮祁門有他的苦衷,那麼參劾李次青,就太不近人情。兩人那算得上患難之交,怎麼說變臉就變臉?要我起草奏折參劾次青,我萬萬做不到。”李鴻章氣憤難平,“我原來以為他是豪傑之士,沒想到……”他本來要說沒想到會這樣小肚雞腸,可覺得這樣評價老師太有傷體統,因此改口說,“現在看起來,並非如此。”

“徽州那是祁門的東大門,次青不是不知道徽州的重要,徽州失守,導致祁門陷於絕地,不要說滌帥,就是我也會生次青的氣!”胡林翼說,“滌帥如今總督兩江,身係天下安危,祁門危急,這些天我是夜不能寐!少荃,你應該體諒滌帥的處境!”

胡林翼一味回護曾國藩,讓李鴻章無話可說,見胡林翼連連咳嗽,也就不再與他爭執,勸道:“潤帥,你可要保重身體,你和滌師都是湘軍柱石,同樣身係天下安危。”

“少荃,你剛趕過來,一路勞苦,先休息幾天再說。即來之則安之,咱們慢慢談。”胡林翼希望李鴻章能夠回心轉意,打道回祁門。

當天晚上,胡林翼安排豐盛的晚宴,並請了幕府中幾個心腹來陪李鴻章。

第二天處理完營務,胡林翼打發人約李鴻章閑談。胡林翼剛要開口,李鴻章就說:“潤帥勸我回祁門的話就不要說了,我昨天晚上想了一夜,覺得我沒有錯,駐軍祁門就是失策,參劾李次青就是無情。既然我認為對,我老師認為錯,那我回去何益?我天天盼望的,是像老九那樣,帶上一隊人馬,真刀*的幹。總把我按在文案堆裏,有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