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機器製造局(2 / 2)

總共就這麼多人,教育質量好也罷,不好也罷。不管從人數上來說還是其他方麵,很多人說民國大學好,好也罷,不好也罷,跟普通人沒有關係。至少絕大多數能夠上大學的人都是富裕階層,寒門子弟才是鳳毛麟角。

葉天缺的就是有高技能人才,還記得當年有個人說,民國說的眉飛色舞。葉天來了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大師,這個東西是你能當就當的,文盲遍地大師就不值錢。不要說管理人才了,就是工人也少啊。

這種情況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至少要持續到一五計劃結束才能得到改善。至少到達1959年的時候,全國的大學生錄取人數是27萬,這時候有了一批相當成熟的高知識人才來建設國家。

葉天想到這裏也是一聲歎息,說句不相信的話,上海占據了全國56%的工業,要是現在和民國一樣,是不是全國又要烽煙四起了。

“又要組建新的工廠嗎?”

“對的,組建是肯定要組建的,現在缺少的就是工人,教會一批工人還非常慢,更別說讓他們完全地成為熟練工。”

如果現在有北洋當時的工業實力,也不至於這麼頭疼,一場仗打的自己國內鋼鐵工業全線崩潰,從各國曆史上來看,蔣總統的領導是首屈一指的。

現在東北能夠生產粗鋼,但是粗鋼隻能是個基礎,後續的各種型號的鋼材,怎麼生產?還是要按步就班的來。現在總體來說,東北隨著逐步的建立,基本上已經各項基礎設施完備了。當年如果執意發展東北和美國人抗衡的話,那麼現在東北就是北上廣深和東南沿海的集合體。

“你們為什麼不建立夜校呢?培養一批人先做著,然後帶人慢慢的擴大生產。”

安德烈在一邊發表意見,隻不過,這話說的輕巧。怎麼培養,難道自己上嗎?現在東北都是小的工廠,人數大部分不超過500。葉天的紡織廠已經超過了800,這不得不說這是一天領導上的一個奇跡,上級自然是看的見。

紡織工業不同於其他工業,隻要有人會紡線基本上都能玩的轉,幾個技術員就能帶出來一大批人。工業,這是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和知識學習,這不像是輕工業可以大量造出來,人員也可以培養出來。

“培養是肯定要培養的,但是培養是需要時間的,不在工廠裏拚一兩年你培養不出來一個合格的工人。”

新的人事任命葉天也明白,是給自己加擔子了,盡管困難重重,一天還是想做的更好一些。具體的東西不能和無關的人多說,說多了也沒什麼用處,還有可能泄露機密。這是工業副部長親自下的任務,由不得葉天不重視。

明天需要一個詳細的計劃,一步的讓機器製造局從小慢慢的走向大。一個詳細的規劃是必要的,不然上來就擴大規模,沒有足夠熟練的人手你做不成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