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無問道I》的開始部分有這樣一個片段:
葉長官問陳永仁:“27149,10分鍾前你進來過,我桌上有幾個檔案夾?”陳永仁答:“6個,4個米色在左邊,1個紅色和1個白色在右邊,長官。”黃警官接著問:“你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陳永仁答:“對不起,長官,不清楚,但今天早上你應該很匆忙,因為你穿了不同的襪子。”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這是陳永仁成為臥底的一個重要麵試,而這個麵試主要內容指的正是注意廣度,也叫注意範圍。簡單說,就是在同一時間內所能清楚把握對象的數量,即一眼看到更多的東西,並且能夠熟記於心。一個注意廣度比較高的孩子,在考試中的答題速度就會比普通孩子快,正確率高。所以,很多母親把注意廣度作為孩子注意力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本節所介紹的“櫥窗訓練法”,正是注意廣度訓練的一個經典方法。
所謂的“櫥窗訓練法”,就是讓孩子們站在櫥窗麵前快速地看15~30秒鍾後,轉身說出櫥窗裏所擺設的商品。這個訓練方法最早是由斯托納夫人與女兒小維尼弗裏德所做的一個遊戲,每當散步或者購物經過櫥窗的時候,母女倆兒就會站在櫥窗前玩這個遊戲,櫥窗裏不斷變換的商品總能提供一些意外的樂趣,並讓小女兒樂此不疲。
經過這樣的訓練,父母們就會發現孩子能夠在短時間內記住掃視過的很多東西,或者說能夠最大化地記憶出現在視野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很多細節。這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表現。運用在學習上,這種品質會讓孩子能夠比較全麵地思考問題,不像普通孩子那樣容易出現遺漏,而且反應迅速,靈敏。
在城市當中,我們周圍布滿了漂亮的櫥窗,如果把這些櫥窗開發成與孩子一起玩的注意力遊戲,那將是豐富生活的不錯選擇。即使沒有櫥窗,依然可以借鑒這種方法。
例如“猜物遊戲”: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或者學習用品擺出來,積木、汽車、娃娃、削筆刀等等,讓孩子觀察幾秒鍾,等孩子閉上眼睛後悄悄將其中一件或幾件物品偷偷藏起來,讓孩子睜開眼睛後說出哪些東西不見了。
這個遊戲要求孩子在觀察時,能夠迅速地注意到多個物品,從而鍛煉孩子注意的廣度,進而提高注意力。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玩這個遊戲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及個體差異來掌握呈現物品的多少、觀察時間的長短和拿走物品的多少,年齡大點的孩子可以提高難度,小一些的孩子則適當降低難度,以保護他們遊戲的積極性。
此外,家長們要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能夠提高注意廣度的活動,例如:
第一,3人以上運動足球,11人或5人足球都可以;籃球,3~5人團隊的對抗籃球運動較好。在多人參加的運動項目中,對參加者全局把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對孩子注意廣度的提升有所幫助。而1人或2人進行的運動,對注意廣度的提高則收效甚微。
第二,益智類遊戲例如連連看和打地鼠這樣的小遊戲,對孩子注意力廣度訓練也能起一定的作用。所以,對於喜歡玩遊戲的孩子,家長不要簡單粗暴地一票否決,隻要施以正確的引導,遊戲不但不會妨礙孩子學習,還會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
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非常依賴所謂的“專業訓練”,送孩子去昂貴的訓練班跟老師學習,或者購買國外昂貴的訓練教具,這種對專業的依賴性從另一個側麵體現了家長們的懶惰心理和創造性的欠缺。要知道,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並不是要大把砸錢的家長,而是路過一個櫥窗也可以跟孩子玩出花樣的家長。
另外需要提防的是,為我們提供快速和廣泛信息的媒介,對孩子們的注意力廣度是有所危害的。2004年華盛頓大學的一組研究員對2600名1~3歲的幼兒進行實驗後,證明早期接觸電視機的兒童注意廣度會有所下降,而網絡對兒童也有類似的影響。所以,有時間盡量和孩子一起讀書、遊戲、親近大自然吧,不要把可憐巴巴的小東西丟給毫無感情的家用電器,否則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很多寶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