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今日因得他日果(上)(1 / 2)

翌日。

長安道上被官兵速清出一條空路來,行人不得穿插其中。城門口,兩支整齊一劃的隊伍,腰配長劍,踏著堅實的步伐,直直前進。後麵有五匹馬,拉一輛金碧輝煌的車輦,緩緩馳行,黃色簾賬,重重疊疊,擋住裏麵的動靜。

“那駕轎上是誰啊,看這陣勢,像皇家的人吶。”路人甲在支吾。

“皇子貴族不都在京城裏麼,怎麼從城外回來啊。”路人乙追問。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轎上的人是當今七皇子。”路人丙回複。

“七皇子?七皇子不是皇上最為寵愛的龍子嗎,怎麼。”路人丁納悶。

“噓噓,你知道就好,別嚷嚷了,皇家的事,豈容得你我多舌的。”路人戊警告。

人群裏,七嘴八舌的討論聲竊竊私私。

紮堆中,馮知棠戴白色麵紗遮於顏,身旁是綠婉。

“走吧。”一句若有如無的聲音悄然響起,於人聲鼎沸中,如滴水之音,轉瞬消逝。

那護行的皇家隊伍已向宮門行去,她側身,欲走,餘光示意綠婉跟上。

今日,她穿著素青短褂,下身裸色半裙及腳踝,腳上踏一雙粉色繡花鞋,鞋麵上繡著小朵桃花,妝容清淡。其後的綠婉一身翠綠長裙,襯得人嬌小玲瓏,手中提著竹編籃,一抹花布罩不住底下糕點的清香,叫人眼饞。

這是方才從李記鋪裏特意買的小吃。她們剛從李記鋪中出來,便碰上皇子回京的場景。馮知棠默默地看了一會兒,待駕攆行遠,二人便帶著糕點,向去往慈悲寺的方向行去。

靜心堂裏屋,四夫人正盤坐在佛像前念經誦課。聽到有人叩門,便停下手中轉動佛珠的動作,平靜地出聲道,“進來吧。”

門外等候的女子見屋裏的人應許了,她提籃而入,攜一身海棠香,清清婉婉,站在堂央,溫和地望著佛前的四夫人。“四夫人,這是知棠從山下帶的一些糕點,您平時下課後覺得餓意,可嚐嚐,打打尖。”

“桂姑娘有心了。每次來探望老僧時,總會帶些東西。”放下手中撥動的珠子,四夫人笑意融融地走到堂央的木桌旁,空出左手,請女子坐下。

“四夫人見外了,知棠還常叨擾您清淨呢。”馮知棠款款入座,將籃子放於一旁,對上四夫人的視線,了了說道。

“嗬。你總是來陪老僧說話,怎會是叨擾呢,老僧歡喜都來不及呢。來,上山費力,渴了吧,喝口吧。”提起茶壺,倒了杯水,遞於女子麵前。

女子微抬左手,示意道:“不用了,知棠在山下喝過了。倒是四夫人,前段時間您不是夢厄驚饒麼,也不知近來睡眠還可好。”麵帶掛心,女子輕輕詢問。

“姑娘掛心了,老僧好多了。自上次與姑娘傾訴後,一掃心中陰霾,人也利爽了,躺下床,一事無憂。”

“這就好。四夫人是個心善的,且不說您幺妹,但凡是您的姐妹,您也惦記著那些舊情,念念不忘吶。”馮知棠笑意說道,揚開的眼角深處隱藏著深意。“聽說四夫人當年與陳皇後還是好姐妹呢。陳皇後為人灑脫,可謂是女子中的豪傑,巾幗不讓須眉,知棠向來欽佩她,可惜佳人早逝,不然知棠還真想見見這位與眾不同的皇後呢。”說罷,連連歎息,似有惋惜之狀。這一番感傷讓四夫人也動了情,畢竟是昔日好友,今日再聽人提及,也是懷念。

“陳皇後她,不似尋常官家之女,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守在閨門內繡帕學禮,知琴棋書畫,明父令夫規。而她,比我們灑脫,總是出門與兄弟姐妹遊玩,不計他人之嫌,認了一條路便死磕到底,為人處世與男子般磊落,不屑於玩弄心眼兒。那個時候,我很是羨慕她。一直以來,士族的高規鐵矩似銅牆鐵壁禁錮著我們這些弱女子,外麵的花是怎樣的色彩,還有那些貧困潦倒的村落又能養出什麼樣的人,我都好想親眼去看一看。後來,認識了陳皇後,她將她走南遊北所看到的沿途風景告與我,也算望梅止渴了吧。陳皇後確實是個好女人,也是個,好姐妹,隻是我。。”,隻是我辜負了她的情誼呐。

憶起往日姐妹,多有慚愧。四夫人的麵上掃過內疚之意,匆匆一抹,若是不細盯,隻怕看不見。

陳皇後與四夫人是在中秋節的皇宮宴席中認識的,那個時候,她們皆尚未出嫁。為助興,百宮之女多有才藝。四夫人吟詩附詞,陳皇後以武會舞,贏得滿堂彩。二女彼此欣賞,宴席上多年有交流,這一來二去,便成了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