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結不出果實可以寄希望於來年,但是培養孩子卻是不能等的,現在的每一天每一小時都是教育孩子的黃金季節。錯過了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甚至有可能會貽誤孩子的一生。從宏宣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宏宣的爺爺奶奶很好地運用了減法的法則,幫孫子改掉了壞習慣,達到了“2-1<;1”的教育效果,和孫子一起成長。

3. 要善於運用乘法引導孩子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祖輩還要善於運用乘法法則,讓孩子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並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這樣,孩子才能不斷取得進步,祖輩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而且從長遠來看,這個習慣的養成也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博濤正在讀小學六年級,他是一個非常謙虛的小男孩,非常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這和爺爺奶奶的辛勤培養有著重要的關係。

博濤剛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一次,爺爺參加他的家長會,發現博濤的好朋友奇奇是一個性格開朗、助人為樂的好孩子。可是,博濤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奇奇的學習成績不好,一直都是班裏倒數幾名。

對此,爺爺告訴他:“孩子,你要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你才能不斷進步。而且,爺爺發現奇奇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好孩子,你看在家長會上,他一直都在熱心地幫助老師端水。這一方麵你還有不足之處,你要虛心向奇奇學習呀。”

爺爺一席話說得博濤心服口服。他決心好好幫助奇奇學習,便利用課餘時間給奇奇補課,幫助好朋友把成績提上來了。並且,在齊齊的影響下,博濤的性格也變得越來越開朗。

爺爺同時也非常注重自己的榜樣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爺爺也經常對孫子說:“你奶奶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對別人的事情也非常熱心,這一點爺爺要向奶奶學習。”“你張爺爺的圍棋非常厲害,爺爺要多向他學幾招。”……在爺爺的引導下,博濤擁有了一雙善於發現別人優點的眼睛,並且他學會了像爺爺那樣,虛心學習、吸取別人的優點。

從博濤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博濤的爺爺是一個善於運用乘法法則教育孩子的祖輩,引導孩子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並吸取別人的優點,和孫子一起進步、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