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趕考的人(外一題)(2 / 2)

趙德發的新書出版後不久,正巧趕上一次全國圖書訂貨會在綠城召開。趙德發為參加這次圖書訂貨會,可謂煞費苦心。就在這次圖書訂貨會上,趙德發咬牙掏錢請來了幾名報社記者,舉辦了一個小型的新書發布會。開罷新書發布會,趙德發親自打著條幅,在訂貨會上四處走動宣傳。或許是為了減少開支,趙德發定做的條幅不是很大,因此印有“中國首部反映留守兒童自強不息立誌成才作品——趙德發長篇小說《沒爹沒娘的日子》新書發布會”的字樣,也就顯得有些密麻。那條幅的兩端各用一根竹竿穿著,趙德發便用兩隻手各抓著一根竹竿,高高地舉起。為了避免條幅的重疊,趙德發時刻想法將竹竿撐開,以免讓人看清條幅上的字樣。

訂貨會上,往來穿梭的人比較多。趙德發行走人群中,顯得有些吃力,他雙手高舉條幅的模樣,讓人想起電影電視畫麵中鬼子投降的情景。不同的是,鬼子投降時打的是白旗,而趙德發舉起的卻是鮮豔豔的白字紅綢子條幅。趙德發吃力地打著條幅時,豆大的汗珠子順著他的額頭流淌了滿臉,但他卻無暇騰出手來擦一擦。一個四十多歲的人了,竟然為一本書受這麼大的罪,這讓人為趙德發感到滑稽的同時,也著實為他感到了一絲悲壯。

趙德發是一個富有毅力與開拓精神的人,後來不知通過什麼手段,竟然將新書打進了新華書店,並且還要在圖書大廈搞一次簽名售書活動。

簽名售書活動的消息,在當地銷量最大的報紙《綠城快報》刊登出來後,趙德發特意提前給我打來了電話。趙德發在電話裏懇切地要求我第二天去給他捧場,他還特別叮囑,要我發動朋友圈子,到時務必多帶一些人過去,多多益善!趙德發沒告訴我,這購書的錢到底由他出呢,還是由我出?畢竟,我們都是為了給他捧場呀!這個問題我沒好意思說出口,趙德發也佯裝糊塗沒有明說。臨到放下電話的那一刻,趙德發似乎漫不經心地說道:“我商城工學院有位朋友,真是仗義啊!他說這次要發動近百人到簽名現場購書呢,這購書的錢均由他出……”

趙德發的這句話讓我聽到了弦外之音,感到有些不爽。按照他的話說,我這次如果不發動近百人,是不是就不仗義了呢?我畢竟是工薪階層,每月也就那麼幾千塊錢。一本書定價幾十元,我即使將一個月的工資全部用作購書,也不夠啊!到頭來,我總不能將脖子紮起來,不吃不喝吧?

權衡再三,理智戰勝了我要為朋友的感情用事。第二天,我耍了一個滑頭,既沒有到簽名售書現場,也沒有動員朋友們去購書。我總覺得這件事情有些強人所難。為了避免趙德發再次打電話的尷尬,後來我索性關了手機,躺在家裏睡了個昏天黑地。

關於趙德發的簽名售書情況,我是第三天從報紙上了解到的。那天,整個綠城的大小報紙,都是關於趙德發簽名售書的活動報道,鋪天蓋地,連篇累牘。我雖沒有到達現場,但從記者的描述渲染裏,能感知簽名售書活動是異常熱鬧的,甚至一度出現了火爆場麵:某省的一名大學生,一直是趙德發的鐵杆粉絲,如今聽說趙德發出版新書了,不遠千裏坐火車趕過來了;某市的一名中學生,聽說趙德發搞簽名售書活動,怕錯過機會,連夜坐大巴趕到綠城,到圖書大廈門口排隊;某抗美援朝老戰士,聽說趙德發的作品是講述山裏娃自強不息、立誌成才的故事,便特意從郊區坐公交車趕過來,要買幾本回去給他的孫子看……

不用說,我知道這都是趙德發一手策劃的,那些趕來購書的人,都是趙德發找來的朋友。現如今,什麼行當都有托兒,我們不妨把這些購書的人稱作書托兒。趙德發運用書托兒,給簽名售書活動成功造勢,使自己一舉成為綠城名人……

但製造出來的名人,不是真名人,也不會持久,他們像貪玩的孩子吹出來的肥皂泡一樣,在空中飄呀飄,雖然光彩奪目,但最終會“啪”的一聲破滅掉,然後了無蹤跡。趙德發簽名售書活動結束後,除了小部分書是靠找來的朋友買走了外,其餘大部分還躺在新華書店的櫃台上。這樣,趙德發投入的大把鈔票,仍是一堆紙堆放在那裏。

一天,朋友去向趙德發催要借款時,兩個人發生了爭執。朋友當初本來是想幫趙德發救急的,想到他很快會成為名人,沒有大礙,沒想到如今過去了很長時間,書款的事仍是遙遙無期。朋友一時性急,推搡了趙德發一把,趙德發腳一歪,滑倒在地,屁股跌坐在空啤酒瓶上,磕破了瓶子,鋒利的玻璃碎片,深深地劃破了他的屁股,鮮血淋漓,洇潤了褲子。鄰居看到有人鬧事,不明就裏,趕忙撥打了110。接警的民警先是控製住了肇事者,又緊急通知120,把趙德發弄到了醫院。

在醫院裏,聞訊趕來的報社記者打探事情經過時,趙德發淡淡地說:“肇事的那個人是我朋友,他看到我如今成名人了,可能也想借機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