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著是指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一定文學價值、膾炙人口的經典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包括了詩、詞、戲曲、小說、散文、學術典籍等等形式。中國名著具有顯著的中國文化特點。
我們所熟知的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戲曲上有:《竇娥冤》、《西廂記》、《牡丹亭》等。
另外,還有一些現代文學,如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趙樹理、老舍、曹禺和艾青的文學作品,你都可以拿來閱讀。
3.其他書籍
其他書籍,種類繁多,你可以根據需要再進行針對性的閱讀,沒有必要向選擇文學著作一樣羅列而讀。你也可以接受老師和同學們的推薦,一般活躍於市場,被大眾所廣泛接受的圖書,大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
記日記,鍛煉自己的小筆頭
一般進入初中後,作文課通常會令大多數學生頭痛,很多女孩把作文作業當成了精神折磨。拿到一個作文題目,你們大概會有以下感受:總是難以下筆,覺得沒什麼東西可寫,雙手托腮好不容易開了個頭兒,思路又戛然而止。最後,寫出來的文章,囉裏囉嗦,像流水賬。
作文在語文成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作文寫不好,語文成績也就不是很理想了。其實,寫不出好作文不外乎以下兩點:一是不善於觀察;二是缺乏練習。例如在描寫學校的花園時,你腦袋當中首先要對學校花園的方位、大小以及布局有所了解,花園裏都有什麼花兒,什麼草兒,什麼設施。很多女孩不善於觀察生活,即便是上學放學要經過花園幾次,但仍然沒有什麼印象。這樣的女孩在寫作時就隻有胡謅兩句了,你筆下的花兒就永遠是紅的,草兒永遠是綠的,千篇一律。另外一種情況是缺乏寫作練習,很多女孩心思細膩,也善於觀察,感覺很有話說,但文筆上不紮實,缺乏語句的錘煉鍛造,依然寫不出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寫好作文,光是善於觀察還不夠,還要注重語言的積累和文字功底的鍛煉。如果你能夠養成每天或每周記日記或周記的習慣,就能逐漸提高作文水平。
首先,堅持記日記可以消除對寫作的恐懼感。這是在刻意地熟悉寫作,也是在鍛煉你的觀察能力。每天記日記,要想有東西可寫,就需要每天觀察生活,尋找寫作素材。生活中不是缺少“新”與“美”,而是缺少發現。你平時應該養成時刻注意在生活中去尋找新穎的素材,然後把這些都以日記的形式積累下來,以後還可以拿出來為寫作所用。
其次,記日記可以幫助自己建立起“語彙庫”。每天記日記,自然會覺得自己語句困乏,這時就需要翻閱大量的圖書和資料,來充實自己的“語彙庫”。語彙是作文的細胞。廣義的語彙,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彙,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彙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最後,記日記可以訓練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情感是作文的靈魂,記日記可以隨時隨地將你的有感而發表達出來,這樣就鍛煉了習作的思想性訓練。寫作文,也要選擇那些感受最深的素材,因為這些素材容易表達真實的感情。
當然,寫作也需要技巧,但懂得了技巧也不一定能寫出好文章。提高作文水平還是靠堅持記日記,堅持練筆。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熟能生巧,藝熟必精,如果你們能堅持天天練筆頭兒的話,寫作水平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