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選是2002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王選的父親是個具有愛國熱情和正義感的人,這些給王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他樹立了人生的坐標。
考上了北大數學係的王選,在大三時麵臨選擇:數學、力學、計算數學。專業選擇的正確對前途至關重要。當時,他想到身為造船專家的表姐夫選擇了冷門專業後來取得的成就;想到越古老成熟、越完整嚴密的理論體係,越難取得新的突破;想到新興的學科往往代表未來,越不成熟留給人們的創造空間就越大越廣闊。
他查資料,看到錢學森一篇訪蘇文章,文章談到蘇聯將計算機應用於航天工業上,同時中科院數學所胡世華教授談數理邏輯時講到計算機的神奇威力,談到它的前景時說計算機以後甚至會控製整個世界。這使王選不僅神往好奇,更使他看到了國際潮流和國家需要。他認為,一個人如果將自己的工作與國家前途聯係在一起,會起更大的作用。正因此,他的選擇比別人早了一拍——成績優異的他毅然選擇了計算數學。
後來,從北京大學成立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到激光照排成功,我國的印刷業告別鉛字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王選僅專利就獲得九項,他也因此獲得許多榮譽和獎勵。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愛國精神與學習沒什麼關係,隻要把學習抓好,愛國主義教育什麼時候進行都可以,這種認識也是片麵的。我們不妨想想,一個人不熱愛自己的故鄉,不熱愛家鄉的父老鄉親,不熱愛養育自己的土地,不熱愛自己的國家,他的身上是否缺少一種前進的動力?如果他隻是為了得好分、受表揚、升大學、掙大錢而學習,能跟我們的時代與社會發展合拍嗎?縱觀曆史,眾多的誌士仁人、科學家、藝術家、英雄模範,在他們的靈魂深處都有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有遠大的報國誌向,如果不是這樣,他們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嗎?愛國主義精神促使人“棄燕雀之小誌,慕鴻鵠而高翔”,隻顧眼皮底下利益的人是達不到那種境地的。
當年,居裏夫人教育孩子時要求他們必須熱愛祖國。居裏夫人除了教孩子們波蘭語,還以自己致力於幫助祖國科學發展和波蘭留學生的行動感染孩子伊倫娜和艾芙。尤使她的孩子們難忘的是:母親以祖國波蘭來命名首次發現的新元素“釙”所表現出的赤子之情。後來,她的孩子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尤其是伊倫娜夫婦,不僅繼承了居裏夫婦的科學事業,也繼承了他們的崇高品德。1940年他們把建造原子反應堆的專利權捐贈給了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有的家長認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主要是學校的任務,這種想法是不妥的。學校對學生進行大量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毫無疑問的,如果家庭不積極配合,效果就不理想。因為家庭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自身的優勢。家長與孩子的親緣關係有利於對孩子進行情感熏陶,家長與孩子的共同生活有利於抓住各種教育契機。
愛國主義教育是有層次的,由近及遠,由具體形象的情感熏陶到思想認識到道德情操,由愛國之心到報國之誌。近些年出了許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書籍,報刊上也有許多愛國主義教育文章。應盡可能地利用起來,既增長知識,又提高思想境界,不但促進品德發展,也促進智力發展。
家長要站得高些,看得遠些,不要狹隘,心靈的付出,會獲得心靈的收獲。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願孩子們都有一顆愛國心。
讓孩子自由飛翔
——改變傳統教育理念,創建和諧成長空間
輕輕鬆鬆做父母,自由自在好(教)孩子
——改變傳統教育理念,創建和諧成長空間
父母輕鬆教育,孩子自由成長
——改變傳統教育理念,創建和諧成長空間
自由的孩子更聰明
——改變傳統教育理念,創建和諧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