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對於事事爭第一的孩子,父母也可以幫助他培養起正確的價值觀,告訴他並不是什麼事情都得第一才是優秀的,不能得第一但性格良好、做事認真、為人善良的人同樣是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告訴孩子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又各有所短,事事都能得第一的人是不存在的,隻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就是好樣的。
5.跟孩子有個“約定”
現在很多孩子表現得很任性,不僅是小孩子,大一些的孩子比如已經上了中學的孩子有的也很任性,他們常常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甚至通過各種方式要挾父母或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任性是現代家庭中讓很多父母都頭疼的孩子所具有的不良性格。
有個3歲多的農村小女孩,媽媽有一次帶她到城裏的親戚家去住幾天。因為這個小女孩從來沒有見過自來水管,她發現親戚家的自來水龍頭擰一下就會出水,她覺得很好奇,就時常打開水龍頭,並把它擰到最大水量。看著白花花的水流出來,聽著嘩嘩的水流聲很是開心,她還時常把手伸到水流下,任水花四濺,弄濕了衣服也不停下來。而且,她隻要一有空就會跑到廚房或衛生間裏把水龍頭打開,甚至吃飯的時候也會冷不丁跑到廚房裏把水龍頭打開,媽媽和親戚家的人怎麼阻止都沒有用。後來,親戚用一根細繩把水龍頭固定住了,隻在用水的時候解開。可是這樣一來很麻煩,而且小女孩也總是想盡辦法使勁用手把細繩扯掉,水龍頭也經不住孩子這樣不停地搖晃。親戚又偷偷地把水管總開關關了,小女孩發現水龍頭不出水了,非常生氣,她跟媽媽大哭大鬧,還使勁地來回開關水龍頭,有時還拿起親戚家的什麼東西摔到地上,女孩的任性讓媽媽和親戚一家都很尷尬。媽媽怕女兒給親戚家惹麻煩,隻得帶著女兒提前回家了。
這個小女孩不僅在別人家如此任性,在自己家更加任性,她的每一個需求和願望都要得到滿足才行,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鬧,或用摔東西的方式來要挾父母,女兒的任性讓父母和爺爺奶奶都操碎了心,他們都被這個任性的孩子折騰得筋疲力盡。而且,為了避免女兒傷害別的孩子,父母也盡量不讓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玩,他們已經領受了任性的女兒傷害別的孩子時對方家長強烈的不滿和指責。
這種任性的孩子會有很多,孩子的任性都讓父母很為難,若滿足孩子的要求,擔心他以後會提出更高的要求,擔心他會變本加厲,若不滿足孩子的要求,怕委屈了孩子,還擔心他會無休止地鬧下去,惹出更多的麻煩。任性的確是很多孩子的通病,這種性格弱點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是不利的,它會阻止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影響他的交際和生活。從根本上說,孩子的任性是父母不科學的教育所導致的,這常常是父母總是過於遷就、過於溺愛孩子所引起的。那麼,父母該如何對待任性的孩子呢?下麵的建議供父母參考。
給父母的建議
父母要堅持原則
不可否認,溺愛孩子容易讓他養成任性的性格。溺愛孩子的父母常常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沒有原則,隻是無條件地、一味地謙讓孩子,一發現孩子因願望和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哭鬧時父母就心軟了,擔心孩子哭壞了怎麼辦,擔心不滿足孩子傷了孩子的心怎麼辦。也正是因為父母對孩子沒有原則、一味地謙讓他,才讓孩子得寸進尺,變得更加任性。
很多德國的父母非常注重這一點,他們說:“對待小孩,要有兩個原則,一是事先和孩子約法三章,二是事後毫不妥協。”有一對德國父母和孩子的爺爺奶奶帶孩子們外出野餐,他們準備了麵包、奶酪等食物當做午餐。到了野外,看到了美麗的景色,孩子們隻顧著盡情玩耍,根本沒有想到吃飯。媽媽告訴孩子:如果用餐時間不坐下來好好吃飯,那麼到下午回家之前,就不會再給任何食物吃。孩子們沒有理會媽媽的話,繼續自由、開心地玩。果然,在快要回家的時候,孩子們直喊肚子餓,而家人則視而不見,他們在晚飯前的時間裏一直沒有給孩子任何食物,任由他們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