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幫助孩子走出性格的誤區(2)(3 / 3)

走投無路的父母找到了心理谘詢專家,通過專家的分析,父母意識到是自己從小對孩子總是包辦代替才讓他養成了這種依賴的壞習慣,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兒子的“拐杖”,離開這“拐杖”兒子就不能向前走。專家建議父母逐步撤掉兒子的這根“拐杖”,也就是要求他們不再為兒子找工作、找對象,不再給他經濟支援,而是讓他自己去努力,讓他自己去掙錢養活自己。對於專家的建議,父母還是不住地問:“他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呢?”“他沒有錢吃飯了怎麼辦?”“他遇到困難怎麼辦?”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子早已經成人了,他們還有操不完的心。

要知道,父母如果心疼孩子舍不得撤掉他的“拐杖”,那孩子就永遠不能獨立,他永遠會依靠這根“拐杖”去走路,即使這根“拐杖”沒了,他還會尋找其他的“拐杖”。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為了孩子的幸福未來,父母要狠一狠心,撤掉他的“拐杖”,這才是對他真正的愛。

在摔跤中鍛煉孩子獨立的技能

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他摔跟頭是不可避免的,但父母如若不從小鍛煉孩子的獨立性,等他長大後再去學習獨立,他就會摔更大的跟頭。對於依賴性強的孩子,父母要鼓勵他,讓他在不斷地摔跤中鍛煉自己獨立的技能。

來自農村的小周已經高三畢業了,他從小生活在物質條件比較優越的環境下,他覺得自己很依賴父母。已經長大的他認為自己在進入大學或進入社會之前應該獨立起來,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於是,高考結束後,小周跟父母提出了他想出去打工掙錢、同時也鍛煉一下自己,父母對於從未出過遠門、也從未做過什麼工作的兒子雖然不放心,但覺得兒子說得在理,就同意了他的請求。父親告誡兒子,掙錢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在找工作、做工作的時候要不斷總結經驗,以鍛煉自己為主要目的。

小周懷揣著媽媽給他的500元錢踏上了去省城的汽車,在一個來城裏打工的老鄉那裏住下後,老鄉答應幫他打聽工作信息。而小周自己也四處去找工作,找工作的很多天裏,小周吃、穿、住、行各方麵都困難重重,但父母不在身邊,他必須自己學著去解決。在家裏,飯菜父母會準備好,衣服媽媽會幫助洗好,生活上的困難有父母幫助解決,還有電視可看、有書可看、有更多同學可以交流,可現在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方便,好多次因為困難他都想放棄了,但還是努力堅持了下來。吃飯隻能花錢去買,可是要吃要喝、要坐車、要打電話,還要不時犒勞一下給他幫助的老鄉,500元錢肯定撐不了多久,必須盡快找到工作。

可是找工作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人家不是不要短期工就是小周不適合幹那個工作,小周不是被忽悠了就是被職業中介騙了錢,好多天都一無所獲。找工作的過程中小周幾乎天天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兒,想打退堂鼓又怕丟了麵子。終於,500元錢所剩無幾,可是工作還是沒有著落,怎麼辦呢?小周著實犯難了。小周無奈和老鄉借了200元錢,並答應他如果找不到工作就用父母的錢來還他。最後,小周終於找到了一個飯店服務生的工作,管吃不管住,飯店的工作幾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回到老鄉的住處常常都是12點之後了,總會影響老鄉的休息,這讓小周很為難。小周隻得硬纏著飯店老板答應讓他在飯店的倉庫裏過夜,老板同意了,但每月要扣掉他50元錢,算是住宿費。小周抱著自己簡單的被褥來到了散發著各種蔬菜味的肮髒、狹窄的倉庫,算是住下了。相比在家裏的生活,這真是天壤之別,在飯店做了不足一個月,他終於無法忍受這種生活,辭職了。

扣掉50元的住宿費,再還給老鄉200元錢,小周帶著剩餘的不足200元錢回家了。想起這一個月所吃的苦、遭的罪,小周內心無比酸楚,但他覺得自己在外的這段時間沒有依賴父母掙了一點點錢,克服了很多困難,他還是感覺很有成就感。

具有依賴性的孩子在獨立麵對生活的時候總不可避免要摔跤、要吃很多苦頭,但隻有在摔跤的過程中、在吃苦的過程中他才能逐漸獨立起來,才能不斷增強獨立的各種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