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孩能夠用自己稚嫩的理智不斷地戰勝美食的誘惑,這和父母的長期教育是分不開的。
9.木門上的小釘子
“情商”是相對於“智商”而言的,是一個人的情緒商數。智商是評價一個人的智力水平的,而情商是評價一個人的情緒水平的,因為情緒情感會表現在做人、做事、工作、生活等方方麵麵,所以情商所涵蓋的範圍也很廣。情商主要包括自製力、自信心、熱忱、毅力、自我激勵能力以及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等等。
情商如今越來越受到很多人的重視,它甚至被放到了比人的智商更重要的地位。因為很多時候,較高的情商比較高的智商更能決定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而一個人的智力能夠得以發揮,情商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性格的偉大,這一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識。”而情商和性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也是性格的重要內容。
有這樣一對父母,他們都是大學教授,而且都是博士學曆,然而他們在教育孩子方麵卻常常一籌莫展。也許同是知識分子、又都具有高學曆的他們對兒子給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怎麼著也得和我們差不多,拿個博士學位吧。”但兒子偏偏自小是個獨立性很強的孩子,雖然他非常聰明,2歲多就認識了1000多漢字、能夠自己看故事書,卻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經常十分倔強地對抗父母。因為父母都是脾氣不好的人,隻要兒子不聽話,他們就大發脾氣、動不動就打罵訓斥兒子,天天逼著兒子看書學習,兒子自然對父母的這一套管教方式非常厭惡。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的做法壓抑了孩子的天性,而且父母教育兒子讀書學習的不當方法也違背了孩子的心理特征,當然沒有什麼效果。兒子天長日久在與父母的這種錯誤互動中,他自己的性格和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差,有一點小委屈就發脾氣。一家人就在這樣一種緊張的關係中生活著,兒子的學習成績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始終不能如父母所願,考高中的時候就差一點遭遇失敗,最後勉強上了一所普通高中。
以上就是一個智商高而情商低導致的失敗的例子,父母雖然智商很高,但他們不能很好地控製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反而讓自己消極的情緒影響到孩子。孩子2歲多能認識那麼多漢字,想來他的智商也不低,但他照樣學習成績不佳、沒有什麼成就。這不僅使孩子的學習、生活、成長和發展受到了消極的影響,連父母的生活和事業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而有些幾乎沒有什麼學曆、也沒有什麼特殊能力的父母,因為他們性格好,也就是他們的情商高,他們培養出的孩子照樣會成為出色的人才、也會成為性格很好的、受人們歡迎的人。
我國的傳統教育一直以來更重視培養孩子的智商,從一兩歲開始的識字、算數、背詩,直至上學時在學習上不斷給其加碼,卻將智力以外的自信心、自製力、自理能力、交際能力、意誌力等方麵的培養給忽視了,這終會培養出智商高但情商很低的所謂“人才”,而這種“人才”常常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是一種“殘次品”。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絕不要顛倒主次,更應注重對孩子情商的培養。
給父母的建議
教孩子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
年幼的孩子每天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表現,他也是個喜怒哀樂悲等各種情緒都具備的情感豐富的人。高情商的孩子意味著他能夠比較好地控製自己的各種強烈情緒,雖然孩子還達不到成人那種“喜怒不行於色”的境界,但是他完全可以做到“傷心時不無理取鬧、高興時不樂極生悲”,這需要父母在平日裏要教育孩子懂得控製自己的情緒。
有一個脾氣很壞的小男孩,他常常動不動就發脾氣。為了讓男孩控製好自己的脾氣,他的爸爸想了很多辦法。有一天,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就要在他家院子裏的木門上釘上一顆釘子。
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木門上釘了20多顆釘子,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小男孩意識到自己發脾氣太多了,就有意識地控製自己的憤怒情緒。後來,他在木門上釘釘子的數目逐漸減少了,他慢慢地能夠控製自己的憤怒情緒了。最後,小男孩變得不再愛發脾氣了,有一天,他竟然一顆釘子也沒有釘上去,他高興地把這一轉變告訴了父親。父親又建議他: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都不發脾氣,你就從門上拔下一顆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