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培養孩子成功的個性(7)(3 / 3)

拿破侖·希爾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就硬著頭皮去向管理員道歉。管理員見拿破侖·希爾又來了,依然溫和地問他:“你這一次又來做什麼?”拿破侖·希爾說:“我是來向你道歉的。”而管理員說:“你不用向我道歉,你今天說的話隻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不會說出去的,你也不要說出去。我們就這樣了結了吧。”拿破侖·希爾被管理員高度的自製感動了,他握住了管理員的手,表達了他真誠的歉意,兩人終於重歸於好。此後,拿破侖·希爾越來越認識到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對一個人取得成功、對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維持幸福的生活是多麼重要。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由,渴望自由地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渴望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而如果我們為了自己的自由而損害了別人的利益,那我們最終會失去自由。所以,我們要想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就要首先學會自製,約束自己在不傷害別人利益的前提下去爭取自己想要的、做自己想做的,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最大的自由,也才能獲得事業和生活的成功。

給父母的建議

適當延遲滿足孩子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

實驗者發給一個幼兒園班級的兒童每人一顆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把這顆糖吃掉,隻能吃到一顆糖,如果等20分鍾實驗者回來後再吃,就會得到兩顆糖。實驗者離開後,有的孩子急不可耐,馬上把手中的糖吃掉了,而有的孩子則耐住性子,或閉上眼睡覺或看圖畫書、唱歌等,來轉移對糖的注意力。20分鍾過後,那些沒有吃掉糖的孩子果然得到了兩顆糖,這些孩子就是延遲滿足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多年的跟蹤研究發現,這些為能獲得更多的糖而忍住一時的誘惑的孩子,也就是延遲滿足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將來更能經受住各種考驗,他們的自製能力會更強,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能夠非常有效地幫助他培養起自製的能力和品質,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訓練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有什麼要求,父母可適當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餓了,但是飯還沒有做好,父母要鼓勵孩子:要等一會兒,飯熟了才能吃。但有的父母會心疼孩子,看不得孩子忍饑挨餓,飯沒有做好的時候,他們會馬上給孩子拿餅幹或其他食物來吃,而自製力差的孩子會麵對美味難以控製,一直吃到飽為止,父母心疼孩子也就任他吃下去,結果等吃飯的時候孩子就不吃了。若孩子想要某種玩具或某件衣服,父母可鼓勵孩子:如果你能夠堅持做到兩周之內每天都做家務,媽媽就給你買;或者要求孩子期末考試時考到平均95分,讓孩子通過付出努力得到他想要的東西。盡量不要讓孩子不管什麼要求都不用付出努力就能滿足,在付出努力的過程中,他會約束自己的行為,以通過努力獲得他想要的東西,而且通過努力得到的東西他也會更懂得珍惜。如果孩子不管要什麼東西、不管有什麼要求,父母都馬上滿足他,這樣容易讓孩子養成任性的毛病,對什麼事情他都不能等待,這也會導致孩子自製力差的毛病。

適當拒絕孩子的某些要求

很多心疼孩子的父母會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努力給予滿足,他們以為盡可能地滿足孩子所有的需求才是真正地愛孩子。但是,在複雜多變、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中,從小事事都能得到滿足的孩子卻會麵臨很大的災難,因為自小習慣了什麼欲望都得到滿足,他就容易變得不能夠接受欲望得不到滿足的結果,等到他長大時若有什麼需要不能得到滿足,這個孩子就很容易出現性格問題。

有一個大專的女學生,她一個人在外地上學,在大學開學後不久,她有了一個很奇怪的舉動,那就是她總是隔幾天就要坐車回家,然後再坐車回校,她說她喜歡坐在車上的那種快感。頻繁的時候,她會剛剛從家裏返校,然後第二天再坐車回家,在家待不了一天兩天再返校。她的家離學校數百裏地,用她自己的話說,那段時間除了睡覺她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車上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