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國人眼中的“China one”
在現今時代,很多孩子自理、自立能力都比較差,他們不會照顧自己,不能獨立處理好自己的很多事情,不能融洽地與人交往,不能獨立解決自己生活、學習中麵臨的困難和壓力。自理、自立能力差讓很多孩子吃了不少苦頭,給他們帶來很多痛苦和不便。這其實也是父母對他們的教育的缺失,是父母沒有很好地培養孩子自理、自立的能力。
“我們不要China one。”在遭遇數次這樣的拒絕後,某留學機構負責人對“China one”這個詞產生了好奇。經過詢問才知道,“China one”是外國人專門為中國獨生子女發明的一個詞彙。由於部分海外留學生因文化上的差異以及適應能力較差,容易產生孤獨、寂寞感,陷入心理恐慌,給自己造成巨大壓力,甚至有家長提出要給孩子配保姆。不少留學生最終因自立能力太差而退學。
據當時美國《世界日報》的報道,新學期開學,不斷有留學生出現精神異常而被送入醫院接受治療或被送回國。一位來自台灣的學生,因在公園殺害了自己喂養多時的愛貓被舉報,警方調查發現,該學生精神異常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沒有人察覺。一位來自北京的女學生,2004年以優異的成績被洛杉磯某知名藝術學院錄取,並提供全額的獎學金,該生在四年間獲得多項藝術大獎,但她也被學校送入了洛杉磯某精神病院。校方說他們對這位很有前途的中國留學生采取這種做法,是因為擔心她隨時可能傷害自己或危及他人的安全。而留學生的這些表現也是因為他們自理、自立能力差導致的結果。在異國他鄉,麵對生活、學業和工作的壓力,他們不能很好地去麵對和處理,結果就出現了一些反常的心理和行為。
獨立自主是每個孩子都必須具備的一項性格品質,在孩子慢慢長大成人的時候,他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去獨立生活、學習、工作,如果沒有從小就培養鍛煉出良好的獨立自主的能力和素質,他離開父母之後就像缺少了一隻胳膊、一條腿,會難以獨立行走、獨立做事。這會給他帶來很多困難,帶來很大的痛苦,會對他造成深深的傷害。因而,父母要努力從孩子小時起就培養他獨立自主的性格品質。
給父母的建議
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要做什麼事情、該如何做事的獨立的意願。也許他的意願並不符合其父母的意願,但父母仍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隻要不是違反原則的事情和做法,父母就要讓他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這樣才能培養出思想、感情和言行都獨立自主的孩子。
美國著名舞蹈家伊沙多拉·鄧肯是現代舞的創始人,是把解釋性的舞蹈提高到創造性藝術地位的先驅者之一。她的舞蹈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當時是具有革命性的,與當時統治西方舞壇的芭蕾舞大相徑庭,受到了很多藝術家的讚揚和肯定,影響了世界舞蹈藝術的發展進程,她因此被稱為“現代舞蹈之母”。
鄧肯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與她的母親對女兒事業追求的寬容和接納分不開的。鄧肯剛出生不久,她的父母就離了婚,當音樂家的母親獨自撫養她長大。鄧肯從小就喜歡舞蹈,她認為傳統的芭蕾舞立腳尖、兩腿外開是違反自然,不是真正的舞蹈,於是她大膽地反對傳統的芭蕾舞,發誓要創立出“真正的舞蹈”。於是,她在上了三節芭蕾舞課後就再也不去了,鄧肯的媽媽聽了女兒闡述的不學芭蕾舞的理由後,也同意了她的要求。在鄧肯隻有6歲的時候,她就在家裏辦起了自己的“舞蹈學校”,學生全都是街坊上的孩子,最小的還不會走路。鄧肯就在自己家裏教起了這些孩子跳舞。到她約10歲的時候,“舞蹈學校”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她對母親說:“辦舞蹈學校比上學重要得多,上學隻會浪費時間。”於是,小鄧肯就不再去上學,而是辦起了舞蹈學校,對她喜歡的舞蹈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如果鄧肯的母親沒有尊重女兒的意願,強令她學習當時風行的芭蕾舞,阻止她辦舞蹈學校,強令她搞好文化學習,那麼就沒有今天的成績卓著的“現代舞蹈之母”了。所以,孩子願意去做的事情隻要是合理的,父母就要尊重他的意願讓他去做,這樣才能讓他發揮出最大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