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性格(1)(3 / 3)

孩子還在成長,他的身體在成長,他的心靈在成長,他的各項能力、素質和個性都在成長,而成長的過程免不了有失敗,成長的過程中做事的結果並不都是完美的。但成長的過程是培養良好的做事態度和習慣的過程,這一時期孩子養成了良好的態度和習慣,才能為他以後的事業成功、生活幸福搭建快車道。如果此時沒有培養起孩子良好的做人做事的態度和習慣,就會為他以後的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留下障礙。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不要過於關注孩子做事的結果,而要多關注他做事的態度和習慣,幫助他培養良好的態度和習慣,克服不良的態度和習慣。

讓好性格引導孩子的人生

不同的性格總會把人引向不同的人生方向,好性格會給人幸福的人生,而不良的性格卻會把人帶入痛苦的境地,這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共識。要給孩子幸福的人生,父母就要努力從小培養孩子的好性格,讓好性格為孩子創造美好的人生。

多多和麗麗是同班同學,她們的性格卻截然不同,而這種性格差異主要是源於她們的父母教育方式不同。多多的父母更注重女兒的學習,而麗麗的父母更關心女兒良好性格的培養。

多多的父母總是告誡女兒要好好讀書,給她設定目標要考重點中學、考重點大學,還給女兒報名參加各種學習班、輔導班,他們更關心女兒的學習,期望女兒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而對學習之外的事情都實行一定的限製或封鎖,比如他們禁止女兒看亂七八糟的影視劇,限製女兒和男孩子玩。他們認為,隻要女兒學習成績好,考取了好的大學,就會有好的工作,就會有好的前途。多多在父母的教育安排下,每天除了讀書就是讀書,學習之外的活動她很少參加。這使她幾乎沒有什麼朋友,而長期的學習壓力也讓她生活得很不快樂,出現了內向孤僻、抑鬱自卑等性格弱點。

而麗麗的父母則非常注重培養女兒良好的性格,注重培養女兒待人處事的好習慣和良好態度。他們不給女兒報各種各樣的文化課培訓班、學習班,從不給她施加學習上的壓力,而是讓她自由地參與家裏的一切事情,讓她自由決定自己要做的事情,要她廣泛參加集體郊遊等集體活動。父母的民主和大度讓麗麗很受用,她每天總是很快樂,這逐漸形成了她開朗、樂觀、自信的性格品質。她用自己的良好性格品質贏得了很多朋友,她生活得也很充實,也可以自由地去做自己喜歡的閱讀、音樂、郊遊等事情。

多多和麗麗不同的性格最終會給她們帶來不同的命運。擁有很多朋友、擁有快樂開朗的心境,相信麗麗做很多事情都會得心應手;而多多最終會因為自卑孤僻、內向孤獨的性格而失去很多發展和成功的機會。

2.“人生木桶”的短板

愛因斯坦曾說:“優秀的性格和鋼鐵般的意誌,比智慧和博學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確,一個人擁有高智商並不一定就會成功、就會幸福,但如果他擁有了良好的性格,就可以給他帶來更多幸福和成功的機會。“性格決定命運”,這已成為很多成功學研究專家們以及各行各業成功人士的共識,縱觀各行各業眾多取得成功的和那些生活幸福的人們,我們會發現,他們大多都具有良好的性格。這些成功和幸福的人大多具有自信、勤奮、有勇氣、專注、執著、好學、有毅力、積極上進、有責任感、善良、誠實、寬容等優良性格,擁有這些優良的性格品質比擁有較高的智商更容易使人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