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教孩子合理的利用時間(2 / 2)

有人曾經作過這樣的比喻:刀磨的時間越長柴砍得越多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刀磨到一定的鋒利程度就無法更加鋒利了,因此當刀達到了這個鋒利程度如果再磨也不能增加砍柴的數量。同樣的道理,休息時間越長不見得學習效果越好。該學習時,就應該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該玩時就要玩得盡興,玩得痛快。不要學習時老想著玩,玩時又老惦記著學習。結果反而學也學不好,玩也沒玩痛快。所以為了使孩子能健康地成長,有規律地生活是很必要的。學習、學習、再學習,這也許就是考生所謂的有規律的生活,然而這種所謂的“有規律”的生活,確實能使考生時時精神集中嗎?不管從理論還是從實踐來說都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必須適當地休息,休息可能使你的一些時間沒有用在學習上,但休息過後當你再學習時,你會發現學習效果明顯好多了。

那麼休息多少時間為宜呢?你的孩子是如何分配休息時間的呢?一般情形下我們認為學習1小時休息10分鍾,或學習2小時休息15分鍾為佳。如果休息太長超過這個時間,就會產生負麵影響。休息時間太長就會使孩子走出學習狀態,當要再次進入時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如果采取10分鍾的休息時間,那麼這10分鍾如何安排呢?肚子餓了,吃點東西吧!看看漫畫書,輕鬆一下吧!躺著也許會更舒服,就稍稍躺一會兒吧!如果這一躺就躺得見周公去了,如此一來也就失去了休息的意義了。

休息不僅是為了放鬆緊張的神經,緩解疲勞,也是為下一回合的學習積蓄力量,由此看來10分鍾或15分鍾的時間最為合適。當思考處於關鍵時,如果因為休息而中斷思考,這實在太可惜了。如何利用休息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伸伸懶腰,做一下深呼吸或者看看遠處來放鬆緊張的神經緩解疲勞。學習的時間基本上是1個小時,所謂基本上為1小時就是最低限度為1小時的意思。如果能集中精神,即使超過1小時也沒關係。也許有人會說:隻要超過30分鍾就集中不了精神了,這怎麼辦?這時就必須慢慢加以訓練,逐漸延長學習時間,才能延長精神集中的時間,再者學習時間的長短必須與升學考試的時間相配合。如果考試時間是90分鍾,就要養成在90分鍾以內集中精神的習慣,這樣才能在考試時使自己的精力充分發揮而取得好成績。

如果想成功,必須重視時間的價值。時間是要爭取才有的,時間是自己安排出來的。時間並非一成不變,它有密度也有自己的年齡。明天的時間就比今天的時間衰老,衰老的時間沒有氣勢,就好比日落西山的太陽,失去了效率也就沒有了什麼作用。

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因此孩子們要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懂得珍惜時間就會逐漸掌握合理利用時間的好方法。如果家長一時找不到好的方法教導孩子,也不要緊,下麵的一些建議將為你和你的孩子帶來幫助。

1.充分認識到浪費時間的危害,不要將它看做一種無所謂的習慣

一個經理會因這坐失良機;一個指揮員會因之貽誤戰機;一個醫生會因拖拉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如果年輕時不加以及時糾正,習慣成了自然,會帶來許多本來可以避免的麻煩。因此,必須盡早加以根除。

2.妥善地安排好事情的先後順序

由於雜亂無章與拖拉是有一定聯係的,有的人遇到幾件事,不知從何下手而猶豫不決,延誤時間。要學會區別事情的輕重緩急;按其重要性與緊迫性依次排列,然後按部就班地處理,以免浪費時間和精力。

3.為自己規定一個完成某具體事情的期限,限期完成

自我控製力較差的人,也不妨將其計劃告知家裏人或同學。這樣,一方麵自尊心可敦促你抓緊時間,履行諾言;另一方麵也可及時得到別人的提醒與督促,從而逐漸增強自覺性。

4.不要避重就輕

避重就輕雖可得到一時的舒服,但到頭來會日積月累,難上加難。反正都得做的事,有時不妨先處理棘手的問題或事物,先難後易可使自己得到鼓舞,那剩餘的其他任務也就迎刃而解了。

5.不必為追求十全十美而裹足不前

有些人就是因為怕做得不很完美,望而卻步。其實,想到的也該做的事情最好是立即行動,有些事是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去完善的。如果能去除過分追求完美的枷鎖,就會避免許多自討的煩惱,也就可變被動為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