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寫在前麵的話(2)(2 / 2)

親愛的家長,看到這裏,你是否有所觸動,觸動以後是否會有所改變,或者說從心底裏希望做一個孩子接納的家長?在這裏,我要說的是:無論如何,孩子的問題原因都在大人!要想讓自己的孩子聽話,你必須放下家長的“架子”,蹲下身去,耐著性子聽聽他(她)的話。如果你能做到他(她)把心裏話都告訴你,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四、愛的缺失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

在和孩子交往中,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些表現出明顯的拘謹、過分內斂、自卑、膽小等特征的孩子基本來自於單親家庭!這類孩子基本上都是因為父母離異造成單親家庭,雖然家裏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者是其他親戚長輩,但孩子性格卻表現出與別的孩子明顯的不同,他(她)的肢體往往表現為雙肩下垂,含胸駝背,雙手交叉於胸前,眼睛始終回避著大人的目光。每當這時,我就在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他(她)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變成這樣?經過簡短的問話,結果往往是:爸爸和媽媽離婚了!

有一個男孩坐在我的麵前,他始終低著頭,在和我問答式的交談中,孩子對我說:“我和別人不一樣,我爸和我媽離婚了。”說完,孩子又低下了頭,就像他做錯了什麼;另一個正在上四年級的小女孩告訴我:我從小是奶奶帶的,現在奶奶老了,我特別擔心她,有時上課時也會想起奶奶。我最開心的事就是星期天去見奶奶;還有一個男孩對我說,他為了去見已經和媽媽離婚的爸爸,就隻好撒謊。當我問到媽媽為什麼不許他去見爸爸時,他總是無奈地說:媽媽厲害、脾氣不好,對她說了肯定不會同意的。當問到這些孩子最大的願望時,他們的回答都是一樣的:爸爸和媽媽複婚!

在這裏,我並不想剝奪一些有孩子的父母親追求幸福的權利,但是,當家長們正在辦理離婚手續時,一定不要因兩個人的分手而隔斷對孩子的愛,父愛和母愛對孩子來說缺一不可!對於那些正因為要上班而準備把孩子送給老人代養的年輕媽媽們,我也要告訴你們:對待這個問題一定要慎重,孩子即使由老人帶養,做母親的也應該盡可能地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因為,正處在幼年的孩子最大的不安是來自於親情環境的改變,對於孩子來說,母親的懷抱永遠是最安全和溫暖的!現實生活中,因為幼年生活環境的改變,尤其是離開母親的孩子,長大後形成內向、拘謹、膽小、自卑的性格的例子比比皆是。有研究表明:母子分離,若從兒童1歲開始持續3年以上,一般說來,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較為嚴重的智能、語言以及人格障礙,而在剛剛確立起依戀關係的特殊時期出生後第二年母子分離的話,則可能導致兒童人格障礙,且難以恢複。若在母子分離的時間內,兒童經曆了極度的痛苦體驗,那麼,即使終止母子分離,也難以恢複原狀。

多麼可怕的結論!所以,那種孩子小不懂事,等長大了再回到父母身邊培養感情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孩子在幼年,尤其是7歲以前的親情環境是至關重要的,這個時期的環境改變,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在此,我想對各位家長大聲說:有愛的孩子自信一輩子!為了孩子的一生,請不要把愛從孩子的身邊奪走!

以上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基本動因。本書中的故事,大都是依據工作中遇到的案例,根據寫作需要,經過藝術加工而成。希望各位讀者不要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