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被孩子接納的家長。
進入孩子們的世界以後,我越來越強烈地產生了一個願望:讓家長和孩子們有更多的“對話”!因為我發現,家長和孩子的想法是不一致的。甚至很多家長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結果是大人說大人的,孩子做孩子的,這是造成家庭中溝通不暢、孩子不願意聽大人話的主要原因。
很多孩子在和我訴說時,充滿了委屈與不滿:“我最煩我媽動不動就拿我和別人比!”“我最傷心的是我爸打我那一耳光!”“我媽太過分了,她憑什麼罵我不自愛!”聽了這些話,我對他們說:“對爸爸媽媽有意見為什麼不找機會和他們談談呢?”對此,孩子們常常表現得很無奈:“談有什麼用?我爸媽對我的要求隻有一條,就是成績!”“他們大人根本就不聽,還說:‘說這些有什麼用?有本事你給我考個好成績回來看看!’”還有的家長沒等孩子說完話就甩出一句:“你不用說了,我知道你想說什麼……”
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家長對我說:“你不知道,我的兒子有多頑皮,他每天在學校闖禍,一接到老師的電話我就害怕”;“我女兒的動作太慢了,如果不是我在旁邊看著,她的作業根本就寫不完”。還有家長反映說:“孩子很逆反,什麼話也聽不進去,而且大人說一句,他總有幾句等著你!”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一些家長的方法不對,他們不重視或從來沒有想過要做一個被孩子接納的家長!既然孩子不願意提學習的事,我們為什麼還要一見麵就是:作業寫了沒有?怎麼又看電視?剛才和誰在一起?是不是又玩遊戲了?聽了這些話,孩子的第一反應是反感!孩子反感了還怎麼和大人對話?我們為什麼不試著找一個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呢?比如:網絡遊戲、流行歌曲、星座、明星等,從根本上說,孩子喜歡這些是沒有錯的!假如正在花季的他(她)們連這些都不感興趣,那就不正常了!我曾經問還在上高中的女兒:“喜歡什麼?”女兒不以為然地說:“我隻好說喜歡學習啦,因為你們大人就喜歡聽這個,其實我們都喜歡玩!”聽了這話我就在想:原來,無論學習成績如何,哪個孩子都一樣:喜歡玩!所以,我要負責任地告訴各位家長: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喜歡談學習其實隻是我們大人的一廂情願!關鍵是大人要引導孩子尤其是低年齡段的孩子,把在玩耍中的興趣和自信體現在掌握新知識上,以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帶給孩子掌握新知識的成就感,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對於剛剛入學的孩子來說,一兩次學習上的進步將是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的極大動力!做家長的一定不要錯過這樣鼓勵孩子的機會!
生活中,很多孩子愛上籃球運動,就是源於幼年時期投籃準確得到了成年人的讚賞!
我在一所小學上心理課時,坐在前排的一個男孩很調皮,給我的感覺是他總是在動,而且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一次,在選擇由誰來發放問卷調查表的時候,這個男孩也舉手了,我抱著試試的態度選擇了他,沒想到這個男孩在他們這一組表現十分認真,而且後來還變得願意聽我講話,在一次談話中,他對我說了很多對學校、班級的看法。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我想假如有更多的機會給他,這個男孩也許是個不錯的小領導,因為他雖然調皮但十分聰明活潑。
問題的結論出來了:家長和孩子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我們當家長的雖然充滿了愛心,但是有時卻充當了一個孩子不喜歡的角色,那孩子怎麼可能聽我們的話呢?大人們可能不知道,孩子心目中好家長的標準是:不打罵孩子;不用學習成績來衡量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能和他(她)們平等對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