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兩天,毛海峰就領著船隊返回了杭州。結果是顯而易見的,汪直下海幹海盜的時候,那幫盤踞在舟山的倭寇出沒出生都還是個未知數。無論是實戰經驗還是戰鬥紀律,有哪一點是汪直手下這些亡命江洋、久經戰陣的人的對手?那夥倭寇聽到汪直的船隊要來攻擊自己,尚未等毛海峰趕到,當即就四散逃跑了。毛海峰率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把這股倭寇的老巢給連鍋端了。
眼見自己如此輕鬆的就打了勝仗,毛海峰很是高興。但是更高興的是胡宗憲,他親自前往碼頭迎接了得勝歸來的毛海峰,並表示要上奏朝廷為他請功。看著興高采烈的胡宗憲,毛海峰也是興奮異常。
“你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高興。”胡宗憲看著一臉喜悅的毛海峰,心裏暗暗的說道。
“你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高興。”看著對麵笑逐顏開的胡宗憲,毛海峰心裏也是暗自得意。
因為這幾天,他也打探到了不少的情報。當然,他不知道的是,這些其實都是胡宗憲一手操縱的。所謂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正是這個道理。因為胡宗憲清楚地知道,眼下無論如何也不是和汪直決戰的最佳時機,汪直本身實力強悍自不必說,而且還有數以萬計的倭寇依附於他,如果失去了汪直的製約,那這數萬的倭寇殺將而來,那麻煩可就大了去了。可以預見的是到時閩浙之地的倭寇一定是遍地開花,防不勝防!而且更令人頭疼的是還有徐海窺伺一旁,蠢蠢欲動。胡宗絕對相信,如果自己和汪直正麵決戰,隻會讓這個漢奸頭子坐收漁利。
當然,客觀的形勢決定了不能和汪直硬碰硬。而主觀上,此時的胡宗憲也從來就沒有下定決心要和汪直通過武力一決雌雄。在和趙旭、徐渭兩人縝密謀劃之後,他更加堅定了要用軟刀子來解決汪直的想法。
因此,這一招借刀殺人還順帶反間效果的事情確實值得胡宗憲高興,也值得徐渭、趙旭和所有誌在抗倭的人高興。因為從毛海峰向舟山的倭寇發起攻擊的那一刻起,一個重大的轉變就開始了:從今以後,汪直在這些倭寇的眼中將不會再是朋友和夥伴,而是敵人,是大明朝廷剿滅倭寇的急先鋒!
當然,此時此刻,得意忘形中的毛海峰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一點的。就算他能想到這一點也是為時晚矣:人都已經殺了,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而胡宗憲先前之所以一直善待毛海峰,為的也就是把他當槍使,離間汪直和倭寇的關係。而事實證明,他成功了。雖然此時此刻還看不出有多大的效果。但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胡宗憲相信,過不了多久,這件事情就會在倭寇中傳開。
事情的發展果如胡宗憲等人的預料一般。沒過多久,這事就傳到了汪直的耳朵裏。汪直不愧是縱橫海上數十載的老狐狸,他一眼就識破了胡宗憲的詭計。聽說此事之後不禁勃然大怒:“峰兒怎的如此糊塗,這麼明顯的借刀殺人,離間關係的計謀都看不出,真是白跟我這許多年了。”
汪直知道,這消息既然能傳到自己的耳朵裏,自然也就能傳到倭寇們的耳朵裏。眼下誤會已經造成,埋怨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於是,他寫了一封信,讓一個得力的手下連夜駕駛快船趕往浙江,並囑咐其務必要將信送到毛海峰手中。另一邊,他還派出了幾路使者分別聯係受他製約的幾股倭寇和海盜,向他們說明了情況。說此事是胡宗憲的詭計,目的就是為了要離間我們。眼下我們同坐一條船,這種自沉的蠢事是我汪直萬萬不會幹的。
這邊汪直在忙著補救,總督府內的胡宗憲和徐渭卻還在籌劃著再把毛海峰當一次槍使,讓汪直把這個黑鍋徹底背牢背穩。隻是由於最近沿海一帶比較平靜,暫時沒有可選擇的目標才不得不作罷。
幾天之後的一個晚上。總督府西跨院內,毛海峰正欲寬衣就寢,忽然窗外一個黑影閃過,緊接著大門便被輕輕的打開了。待到那人出現在毛海峰麵前,原本全神戒備的毛海峰才鬆了口氣,原來是自己老爹的手下。
來人掏出汪直的親筆信交給毛海峰,簡單的說了幾句之後便立即離開,不多時便消失在了無邊的夜色中。
轉天,豔陽高照,看起來是個不錯的天氣。
毛海峰早早的就來到了大堂,他的目的是來向胡宗憲辭行。因為他的老爹來信讓他回去,免得又被胡宗憲使了什麼陰招卻渾然不知。
大約等了一盞茶的光景,胡宗憲才出現在毛海峰眼前。
“大人,小可在此已經叨擾數日,日前家父來信,說是讓小可盡快返回向他報告談判情況。因此,小可今天是特意來向大人辭行的。”毛海峰一邊說,一邊留意觀察著胡宗憲的反應。因為他知道,自己是汪直的養子,對胡宗憲來說還是有很大的人質價值的。萬一胡宗憲翻了臉,把自己扣押在此那可就大事不好了。所以,在向胡宗憲辭行的時候,毛海峰的心裏還是很忐忑的。
出乎毛海峰意料的是,胡宗憲聽完連考都沒考慮,就笑容滿麵的立刻答應了他的請求。這倒是讓毛海峰心裏安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