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始至終,這一切其實都在趙旭的意料之中,但確實又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因為根據曆史記載,龍山所之戰,在戚繼光出手之前就是這麼個樣子,無非是少了伏兵而已。
看著眼前四下裏亂竄的明軍,饒是趙旭有心理準備,卻仍然有點發懵。好在他猛然間就醒悟了過來,手挽雕弓,噌噌噌幾個箭步就衝上了附近的一個小土坡。
放眼望下去,映入趙旭眼簾的是這樣一幅場景:幾千名明軍朝著同一個方向潰逃,而在他們身後是幾百個倭寇揮舞著倭刀,在三個倭酋的率領下,呈“川”字形,像趕鴨子一般追趕著明軍。
眼看局勢已經無法收拾,趙旭更不答話。手挽硬弓,腳踏乾坤,弓似滿月,蓄勢待發。
這時候,旁邊一個跑到這裏的小兵停了下來,瞥了一眼趙旭,大聲的叫道,“將軍,快逃命吧,這裏離山下距離太遠了,弓箭是射不到的。”
趙旭理都沒理睬他,看準了一個倭酋,拈弓搭箭。嗖的一聲,那個揮舞著武士刀衝在前麵的倭寇立馬就被射翻在地!
剩下的倭寇們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稍稍的一愣,但很快就又開始了追擊。
趙旭更不答話,將弓弦拉到極限,聲響處,一隻穿雲箭出,第二個倭寇頭目應聲倒地。
這下子,山下的倭寇們都呆住了,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老大怎麼著就無緣無故的被射死了,很多人四下張望,卻沒發現什麼可疑之處。
正在倭寇們驚疑不定的時候,趙旭再一次出手了。依然是箭無虛發,第三個倭寇頭目也被他射死了。
這下子,倭寇可算是炸開了窩。他們揮舞著武士刀團團亂轉,卻就是找不到趙旭這位狙擊手在哪裏。
趙旭沒有收手,連珠箭一支接著一支的射出,羽箭的破空聲帶著索命的氣勢罩向被它鎖定的目標。
於是,又有三名倭寇莫名其妙的倒下了。這一來可把這些倭寇嚇得夠嗆,他們立馬停止了追擊,紛紛掉頭逃跑。
要說這些明軍還真算得上的耳聰目明,眼見倭寇們全軍退卻,他們也不跑路了,立刻就來了個原地的一百八十度大回旋,喊殺震天的照著來時的路殺了回來,頗有點要把這些倭寇趕下海喂魚的味道。
趙旭站在山頂,眼見倭寇已退,便收起了弓箭。那位小兵則早就已經是目瞪口呆的模樣了。
“一戰龍山所,三箭扭乾坤。沒想到我還是還原了這段曆史,還是當了這個狙擊手。”趙旭頗為無奈的自嘲了一句。
等到趙旭下得山來,發現三三兩兩的明軍成群結隊的又跑了回來。趙旭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他還是忍不住拉住了其中的一個小兵問道,“你們怎麼都回來了,倭寇呢?”
要說這個小兵也著實不拿趙旭當幹部,落落大方的說道,“將軍,您是新來的,可能不知道,這都是老規矩了。反正也沒辦法將倭寇斬盡殺絕,把他們趕走就可以了,反正以後他們還要來,我們也沒必要真和他們去拚命。”
虧得趙旭知道會是這種回答,要不然的話說不定會氣得背過氣去!可是就算這樣,趙旭還是差點沒忍住當場就發飆。
於是,這曆史上的一戰龍山所就算是完成了。結局和曆史記載的一樣!趙旭之前的部署和努力並沒有奏效。最終還是靠他自己才避免了大敗虧輸。
回到營帳,趙旭一言不發。好好的“算定戰”、伏擊戰,因為這幫兵油子飯桶,就莫名其妙的被弄成了“生死時速”,而他自己則結結實實的發揮了一把我軍優良狙擊手的光榮傳統。有句話怎麼說的,叫“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趙旭今天可算是開了眼界了,這完完全全就是“兵熊熊一窩,熊完一窩又一窩”的節奏。若不是他那扭轉乾坤的箭法,這會兒估計人頭都擺在倭寇麵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