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中美術課中美術鑒賞課探索(2 / 2)

四、拓展教材內容。提高學生鑒賞層次

高中美術鑒賞教材是學生進行美術鑒賞的載體,其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在組織美術鑒賞教學時,教師應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並合理拓展教材內容,以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提高學生的鑒賞層次。如,在《民族文化的瑰寶——輝煌的中國古代工藝美術》一課鑒賞教學過程中,首先,我對教材內容予以了適當的拓展,給學生詳細介紹了青花瓷用色的特點及其產生、發展過程。然後,利用一個課時讓學生對青花瓷藝術進行專題鑒賞,並播放歌曲《青花瓷》,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鑒賞興趣。最後,為學生展示表現青花瓷造型的剪紙作品,並用深淺不同的藍色顏料在其上繪出花鳥圖案,從而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青花瓷是青花藝術與中國水墨畫藝術相結合的產物。這樣做,既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了青花瓷藝術的魅力,又使他們的鑒賞層次和鑒賞品位得到了提高。

五、組織多種活動。內化學生鑒賞能力

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通常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教師侃侃而談,學生昏昏欲睡。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讓學生講解作品的創作背景;指導學生臨摹所鑒賞的作品;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對某一作品作出評價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有助於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使他們的鑒賞能力實現由表及裏的內化。

美國教育家愛斯拉的BDAE教育理論把美術教育分為美術創造、美術史、美學、美術評論四個領域,主張四個領域融會貫通,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美術鑒賞教育是一種使受教育者通過對藝術作品的賞析,逐步提高對藝術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其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成為一個能對藝術和藝術以外的一切美的因素。進行審美感知的有較高文化素質的公民。在西方許多大師的美術作品麵前,特別是在人體美術作品中,真善美與假醜惡、高雅與邪惡其實就是一念之差。因此,正確引導學生健康向上的情趣尤其重要。在實際生活中,讓學生掌握批評的武器,也是培養學生健康審美觀的重要方麵。

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在鑒賞過程中再創造的能力,一方麵是對美術作品有深人的、新穎的認識和感受,教師在欣賞教學中應鼓勵同學們有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看法和意見;另一方麵,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和想象對美術作品進行再創造,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把美術鑒賞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