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課中美術鑒賞課探索
教研探索
作者:李景
美術鑒賞是提高人們文化藝術修養的有效途徑,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具有特殊的、不可代替的作用。當今,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欣賞美、鑒賞美的活動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階層的方方麵麵,如工業產品的造型和色彩,繪畫、陶瓷、雕塑藝術、服飾藝術、園林藝術等等,都存在著審美的藝術。美術教育在現代教育中的地位也日以俱增,得到了專家和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重視。在高中階段,開設美術鑒賞必修課,為高中階段的學生了解中國和世界文化藝術又增加了一個窗口,為他們將來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美術鑒賞”是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的學習模塊之一,其對於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由於美術鑒賞教材內容繁雜,知識容量大,如果教師缺乏合理的教學策略,則很難使教學順利進行,也不易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筆者認為,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麵人手。
一、講透基本知識。奠定美術鑒賞基礎
要想使美術鑒賞教學收到實效,其前提則是,美術教師應給學生講透美術鑒賞的基本知識,為學生進行鑒賞奠定基礎。點、線、麵、色是構成美術語言的基本元素,美術作品的不同種類都是在這四個基本元素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而來的,在組織和表現這些元素的過程中,則形成了獨特的美術語言表達手段。如,西方繪畫中的明暗、空間、透視、構圖、肌理等,中國繪畫中的筆墨、章法、皴法等。教師隻有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構成美術語言的基本元素及其表達手段,才能使他們的鑒賞之路變得通暢。
二、明確鑒賞程序。搭建美術鑒賞之橋
在鑒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會感到十分茫然,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鑒賞的程序,找不到美術鑒賞的切入點。為此,教師要告訴學生美術鑒賞的基本程序,為學生搭建進入美術鑒賞世界的橋梁。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下列問題式程序進行鑒賞:1.你看到了什麼?要求學生認真觀察並敘述所鑒賞作品的內容,尤其是作品的細節部分。2.你產生了怎樣的感受?指導學生仔細觀察作品,促使他們與作品產生共鳴。3.你認為作者想通過作品表達什麼?引導學生結合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理性思考和分析,解讀作品所表達的思想內涵。4.會對作品作出何種評價?引導學生通過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態度和認識,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鑒賞水平和評價能力。
三、加強學科整合,增強學生綜合素養
美術鑒賞教學的目的並非是讓學生單純地觀察美術作品,學習其創作技法,而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其綜合素質。為此,美術教師應加強學科整合,充分開發和利用語文、曆史、政治、音樂等學科資源,以使學生從多角度、深層次地對美術作品進行解讀。如,在教學《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漫步中外園林藝術》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深刻感受中國園林“雖由人造,宛若天成”的意境及“移步換景”的視覺魅力,教師可播放以《春江花月夜》《漁舟唱晚》等古箏名曲作為背景音樂的反映中國園林特色的視頻讓學生進行欣賞,並詳細介紹中國著名園林建造的曆史背景及園林內的楹聯、匾額,適時引用一些描寫中國園林的經典詩詞,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產生如身l臨其境的感受,而且可以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