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以為在消遣時光 其實你在為未來鋪路(3 / 3)

之後,“小時代宣言”、“小時代嘉年華”、“小時代預告片”、“小時代插曲搶先聽”等一係列互動營銷活動開始通過人人網、騰訊、新浪微博等平台展開,自5月底活動發起以來,每天至少有20萬人參與其中,樂視試圖通過分析數據得來的結果完成對目標人群的導航(持續吸引對影片的關注);之後再通過樂視旗下的APP樂影客完成與周邊商鋪的聯合營銷,如享受影院周邊的折扣便利等,從而完成導流;後期樂視還將開發與小時代相關的電影周邊衍生品,如小時代明星片、小時代紀念勳章等,最終完成導購。

這就是樂視獨有的“一定三導”發行模式。“未來對樂影客的期待是一個數據平台,每一個線下的電影院都有一個虛擬的線上店,這個店裏麵展示的是跟看電影有關的各種各樣的服務以及影票的銷售,大家能夠在樂影客上完成支付,到線下來體驗。”

“這是一個其他影視公司都不曾涉獵的領域,你不怕成為先烈嗎?”

“先烈?我覺得頂多是先進”,他笑了一下,“當然,我也不怕成為先烈,本來就無所謂擁有,又害怕失去什麼呢?何況市場發展已經到了這個階段,早晚都會有人布局,在整個行業還未蘇醒的時候,樂視必須先邁出這一步。”

在樂視和張藝謀簽約數日後,張昭發布了這樣一條微博:讀《張藝謀的作業》,在這本書的扉頁裏有這樣一段話:“我們老喜歡看輝煌綻放,它背後一定有漫長和不為人知的準備,準備過程中你未必知道哪個方向會有光亮。準備是有價值的,也有苦中作樂的美感,你以為在消遣時光,其實你在為未來鋪路。”

觸達沉默的群體

本身就是一種商業模式

75%,這是中國影院的空置率,在張昭看來,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產品不好,而是因為未能調動觀眾的興趣。

在《小時代》的宣傳中有這樣一個環節,樂視影業的相關人員會深入富士康、騰訊等各大公司,讓年輕人講述自己的故事,說出他們對這個時代的理解。然後這些素材會被放到網上,等待讓感興趣的受眾繼續點擊,同時這些內容,也在為《小時代》的續集《小時代2.0之青銅時代》做宣傳。

“文化的意義在於能讓人思考和表達,電影的曆史隻有百年,呈現在表象的是潮流,附著在底部的是文化,觀眾需要一個觀影的理由,更需要一個表達意見的平台,傳統影視業難以展開的事情,互聯網可以做到。”作為影視圈裏讀書時間最長的CEO之一,張昭在商業模式之外,思考的內容還要更多一些。目前樂視之所以采取這樣的宣傳方式,同時還要將自己的地麵推廣係統深入到二三線城市,目的就是為了觸達那些被大城市忽略的群體,通過電影和互聯網平台,讓那些平日裏沉默的群體能夠發聲。“觸及平日裏沉默的大多數,本身就是一種商業模式”,張昭的身子往前湊湊,“因為你是在讓他參與,而不是強推給他一個產品,兩者取得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與大多數CEO一樣,張昭也會跟自己的團隊一起探討這樣的問題:“為何全球100強的企業裏,沒有中國企業。因為大多數中國企業家都是第一代創業人,更多是為了個人夢想, 如果不能忘掉自己,企業怎麼能夠做大?說到底,你心裏裝的消費者越多,你要服務的人越多,你未來的想象空間就會越大,市盈率自然也就有了。”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聲。”不外乎此。

采訪在樂視總裁賈躍亭要求與他開會時被迫中斷,那是夜裏10點半,端午節前夕。

我追問:“你打算什麼時候退休?”

抬起頭,搓著手掌,他思考了片刻,然後笑了。

“有一天,樂視影業在國際市場上成為一個獨樹一幟的公司,就是我退休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