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靠慧商和魅商教育超越劉亦婷(4)(3 / 3)

最後想提的是一些喜歡貪小便宜的人。他們用學校或公司的電話打私人長途、多報銷出租車票。也許有人認為,學生以成績、事業為重,其他細節隻是一些小事,隨心所欲地做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就是那些身邊的所謂“小事”,往往成為一個人塑造人格和積累誠信的關鍵。一些貪小便宜、耍小聰明的行為隻會把自己定性為一個貪圖小利、沒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終因小失大。中國有“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古訓,很值得記取。

以上我從不同角度談了魅商的問題。魅商雖然重要,但與智商、情商、慧商不同,它不能反映到試卷上。於是,很多家長認為培養這種素質是一項奢侈的行為。劉亦婷的家長便是這樣的思維,在劉亦婷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劉亦婷喜歡與同學們聊天。劉亦婷的家長便認為,這是一種奢侈的行為,按照他們的理論,對於高考來說,交友能力並非劉亦婷的“短板”,是無需提高的。但他們忘記了,與朋友的聊天、交流,恰恰是培養一個人個人魅力的重要途徑。朋友就像一麵鏡子,能夠忠實地反映出自己在為人處事、談吐氣質方麵的表現。

如今,由於魅力無法通過試卷考查,很多家長都把這項人生的必修課從孩子的課程表中刪除了。他們關注的是智商、情商,因為這兩項素質的提高能夠立竿見影地得到高分。劉亦婷的家長便經常自豪地說,我們收獲了一個在智商和情商方麵都很出色的孩子。誠然,單就考試而言,這兩項素質似乎足夠了。但對於人生的成功與幸福而言,這兩項素質遠遠不夠。

魅商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是現代人獲取成功的一項最重要的素質。青少年時期是培養魅力素質的絕佳時期,很多受益終生的良好習慣便來自青少年時期的培養。有一句名言說:“習慣是一條巨纜———我們每天拆掉其中一根線,最終我們也無法弄斷它。”奧古斯丁也說過,習慣不加以抑製,不久它就會變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這兩句話是說習慣的頑固性,可以說,青少年時期養成的好習慣會受益終生,反之,壞習慣則貽害無窮。培根說過,“既然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就應當努力求得好的習慣。習慣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習慣,這是一定的,這個我們叫做教育。教育其實是一種從早年就起始的習慣。”我一直相信,試卷考不到的,社會一定會考到。急功近利的學習者總有一天會受到社會的懲罰。願富有個人魅力的學生越來越多的在我們國家出現。

第59節結語

智商和情商能夠決定考試的成功,但並不能決定人生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需要智、情、慧、魅四商皆佳。真正的素質教育是兼顧四商的教育。如果隻專注於智商和魅商這兩項,你的孩子便會有很大的素質缺陷,在今天的社會狀況下,這種有素質缺陷的人才也許隻有在螺絲釘的崗位上消磨自己,而難以成為領時代風騷的一流人才。

這些年,我們的家長誇耀自己的孩子時往往會說,看,我的孩子智商和情商都很高,實際上,這個評價不能說明這個孩子的培養是成功的,也不能說明這個孩子會成長為一流人才,隻有當家長自豪的說,我的孩子魅力、情商、智慧、智力俱佳時,這個孩子的培養才是成功的。

一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通常要花掉16年的時光。如果這16年的時光僅僅消磨在一個名校的光環或者大學的文憑上,這樣的投資可謂極大的失敗。

16年,隻要教育得法,不管在什麼樣的學校就讀,我們都應該能夠收獲一個四商俱佳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