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環境熏陶篇(2)(2 / 3)

父母在知道自己的孩子有“追星”行為後,應當與孩子麵對麵地平等地進行一番討論:比如追星行為的價值在哪裏?到底有多大價值?為什麼要追星?通過這些討論,幫助孩子對“追星”行為的價值有一個恰當的認識,使其能夠在比較理性的認識基礎上,對自己的“追星”行為采取適當的態度。

如果認為“追星”行為有合理之處,也認識到有一些明星們的某些方麵是值得“追”的,那麼,就應該進一步討論;到底應該花多大的精力、金錢去“追星”?是不是可以耽誤功課去“追星”?是不是可以不顧家裏的經濟條件去“追星”?是不是可以為了追星而犯罪?

通過這樣的討論,就可以將青少年過度的“追星”行為轉化為一般的明星崇拜行為,使“追星”行為既能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滿足青年的願望,又可以避免過度“追星”帶來的危害。

法孩子做得好時,適時鼓勵對孩子的幫助是很大的。比如同學約他去看自己崇拜的明星演出,孩子想到作業多沒有去,你就及時鼓勵:“你的同學約你去看×××的演出,你沒去,而是選擇在家做作業,我認為你是好樣的。”

父母禁語

“哈哈,憑你那破鑼嗓子還想當明星!”

孩子喜歡明星,跟著學唱幾首歌,這不太過分吧?父母竟用“哈哈,憑你那破鑼嗓子還想當明白”這樣的話來嘲笑他,也太傷孩子自尊了吧!

親子溝通心法

以一顆平常心與孩子交談。

86.“其實你好漂亮,為什麼要做美容呢?”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熱衷於美容

最近,李梅的媽媽發現十五歲的女兒李梅總是往美容店跑,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大方,每天早晨上學前也要在鏡子前照來照去。李梅的媽媽為此十分著急,天哪,她隻是一初中生呀!這麼下去學習能上得去嗎?

其實人人都愛美,父母也不會例外吧?而且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十分看重得到朋友的接納和認同。再加上已經步入注重儀容的年齡,便很容易受到朋友的影響而作出決定。對此爸爸媽媽應表示體諒。

案例分析

孩子愛美本來沒有錯,但把時間和精力耗費在美容上會影響自己的學業。孩子熱衷於美容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自信心不足,總認為自己沒有別的女孩好看,希望能通過美容使自己變得漂亮些,趕上甚至超過別的女孩;二是盲目從眾,看到班裏其他同學美容自己也跟著去。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哪種原因,爸爸媽媽的角色,並不是幫助孩子決定最後做還是不做,而是幫助孩子肯定自我,建立自信。用“其實你好漂亮,為什麼要做美容呢?”來展開母女間的對話,對孩子講清道理,讓孩子自己決定該怎麼做。

父母禁語

“年紀小小美什麼容呀!”

“年紀小小美什麼容呀!”這句話對孩子並沒有說服力,孩子會覺得:真奇怪,美容跟年紀大小有什麼關係啊!他根本就不明白兩者有何關係,能信服你嗎?

“這麼小應該專心學習,不能把精力和心思都花在美容上。”

父母用“這麼小應該專心學習,不能把精力和心思都花在美容上”這樣話來限孩子美容,而且語氣中還帶有責備孩子不懂輕重的含意,而沒有體會孩子的感受,因此孩子不會心甘情願地去接受。

親子溝通心法

坐下來認認真真地傾聽孩子的訴說。

87.“噢,我本來不想用這種方法來教你性知識。不好意思,但我一會兒就好了,你有什麼問題嗎?”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看見父母做愛

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吳言很早就起床了。等了一會兒,沒聽見有父母起床後的聲音,就想去叫他們趕快起床。他沒敲門就直接進入父母的房間。一推開門,他站在那裏驚呆了,不知如何是好。爸爸、媽媽也用被子蓋住身體,盯著吳言,不知說什麼,這種場景可太令人尷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