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版“美猴王”吳樾:我的媽媽是“唐僧”(3 / 3)

看到兒子主動湊過來要聽她口羅嗦,媽媽給他製定了食譜,除了晚上吃點水煮青菜和一碗白米粥外,還要定期去健身房。半年後,他終於恢複了正常體重,抑鬱症也不治自愈。看到媽媽喜不自禁的樣子,吳樾說:“以後看見誰胖了,我就讓他來聽您的嘮叨。”

“美猴王”成名秘籍:我的媽媽是“唐僧”

2009年8月,吳樾接到導演張紀中的邀請,出演新版《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張紀中為了翻拍《西遊記》籌備了3年,這部戲無論是從主演陣容還是投資力度,都遠遠超過了老版《西遊記》。接到通知後,他的第一反應是:“天上掉餡餅了!”

媽媽卻當頭一瓢冷水潑給他:“我聽說拍戲時得戴著猴臉,還有很多危險動作。再說了,媽媽還是喜歡六小齡童演的孫悟空……”吳樾打斷媽媽:“兒子33年來都在您的嘮叨下生活,至少這唐僧給孫悟空念緊箍咒的戲,我能演好。您幹嗎要潑我冷水呢?”

沉浸在興奮中的吳樾隻想到如何對付“唐僧”,卻沒想到演孫悟空有多難。進劇組後,他才意識到困難重重:這個新“孫悟空”該怎麼演?劇組沒有統一意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吳樾更是被大家說糊塗了。

雖然不知道怎麼演,但扮相早就設計好了。每天光那張猴臉,就要兩個小時化妝。先粘上一層膠,把“猴皮”粘在臉上,然後在眼圈上塗上一層膩子,再抹上一層摻了酒精的顏色。那個刺激啊,真是恨不得把眼睛摳出來。整天戴著麵具,氣味特別嗆,別人戴一個小時就受不了,而吳越每天要戴十五六個小時!

讓吳樾最不能接受的是,一直戴了22天的麵具,他仍然找不到孫悟空的感覺。張紀中急了:“再演不出來,就換人!”這個時候,網上正在展開新老版“孫悟空”的對比,吳樾還沒出演,網友的意見就一邊倒向六小齡童,嚷嚷著讓他下台。急火攻心,加上6月的天氣酷暑難耐,吳樾嚴重中暑,高燒到39度,腰上起了帶狀皰疹。

從未在媽媽麵前訴過苦的他第一次跟媽媽說出退縮之意。吳樾以為,原本就反對自己演孫悟空的媽媽肯定會讚成。孰料媽媽說:“孫悟空西天取經遇到那麼多劫難,他放棄了嗎?隻要我這個‘唐僧’在,你就不能下這個火焰山!”第一次聽到媽媽自詡為“唐僧”,吳樾笑得前仰後合,與此同時他也釋然了:既然在他的人生裏,媽媽是“唐僧”,那他就應該演“孫悟空”這個角色。

2009年9月30日,從來都不去劇組探班的媽媽,開始來劇組探班,還慫恿兒子跟劇組請假,陪她“過節”。10月1日,媽媽讓吳樾帶他去動物園。進了動物園,她就問猴館在哪裏。指著一群猴子,媽媽對吳樾說:“你就專門觀察猴子。”一連7天,媽媽都帶吳樾去看猴子,一看就是一整天。吳樾在一邊觀察,媽媽在一邊說:“你看,猴子走路時,喜歡撅著屁股,它們還是內八字腳。六小齡童演的猴子喜歡抓耳撓腮,但你注意看,抓耳撓腮不是猴子的常態……”轉眼7天過去,媽媽拍了拍吳樾的肩膀說:“徒兒,你可以去花果山當‘美猴王’啦!”

重新回到劇組,吳樾迫不及待地在張紀中麵前表演,張紀中驚訝連連:“就是這個感覺!簡直是人猴合一!”2011年4月,曆時一年半的新《西遊記》殺青,張紀中在麵對媒體時說:“從一開始的懵懂,到後來的熟悉,到最後的遊刃有餘,吳樾版孫悟空一定會大放異彩!”吳樾接受采訪時卻說:“我有個‘唐僧媽媽’,所以我是在用一個兒子的愛和責任去詮釋孫悟空。”

2011年4月,拍完新《西遊記》後的吳樾戲約不斷,一邊在電視劇《蓮花》挑大梁,一邊又在拍攝電影《錢學森》。35歲生日那天晚上,吳樾興衝衝回到家,滿心期盼媽媽會給他準備一個小禮物。誰知道,他回家等了半天,二老卻沒有任何動靜。就在吳樾有些小失落時,媽媽突然變戲法似的上了一大桌子菜,爸爸關燈,點了滿滿一桌蠟燭。媽媽熱淚盈眶地看著自己,也不說話,吳樾慌了,他問媽媽:“師父一不叨叨,徒兒就心慌。”媽媽笑著說:“有句話憋在我心裏很久了……你也老大不小了,西天取經都回來了,什麼時候給我帶個兒媳婦回來?”

吳樾頓了頓,突然學猴子抓耳撓腮了一番後說:“師父請放心,今年之內,小的一定給您帶個兒媳回來!”

而在2011年9月接受筆者采訪時,吳樾卻說自己還沒有談戀愛。對於他這個事業有成忙得不著家的兒子,媽媽依然在叨叨,隻不過她叨叨的內容不再像原來那麼繁雜,而是千篇一律:“什麼時候結婚?”吳樾每每都“敷衍”媽媽:“快了快了!”問他想不想借《婚姻與家庭》雜誌征個婚?吳樾笑道:“好啊好啊!我沒有特殊要求,隻要不是妖精,就能入我和我‘唐僧媽媽’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