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版“美猴王”吳樾:我的媽媽是“唐僧”(2 / 3)

吳樾向媽媽投降了,乖乖去上學。臨行前,他第一次給媽媽寫了一封信:“媽媽,您一定要好好的,兒子一輩子都想聽您的叨叨……”吳樾突然覺得:這世上什麼都可以不要,但唯獨不能沒有了媽媽的嘮叨。

從大二開始,吳樾再也沒伸手跟媽媽要過一分錢。媽媽又開始叨叨了:“兒子,你的錢怎麼掙回來的?沒幹違法勾當吧?”吳樾安慰她:“您放心好了,有您這個‘唐僧’,我哪有工夫幹壞事?”

大學畢業後,吳樾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被國家話劇院錄用。因為演技出色,他接拍了不少影視劇,而每次拿到酬勞時,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錢寄給媽媽。“老媽,快點把病治好,治好了才有力氣跟我叨叨。”

媽媽節儉慣了,除了藥費和基本生活費外,她將兒子給自己的錢都攢下來。每當吳樾說她太節省時,她就樂嗬嗬地說:“多存點錢給你,你就能早點娶媳婦。有了媳婦,我就不用跟你叨叨啦。”

從2001年在電影《精武英雄》裏飾演“陳真”開始,25歲的吳樾迎來了演藝事業的春天。他接著飾演了《連城訣》裏的狄雲、《浪子燕青》中的燕青、《大漢風》中的韓信等30多個角色。2004年,吳樾在北京最繁華的CBD給父母買了一套房子。母親看到房子後忍不住叨叨:“我們老兩口,住這麼大房子幹嗎?”吳樾說:“您不要我這個兒子啦?拍戲多累呀,回家沒您的叨叨我咋能吃好飯睡好覺呢?我們一起住!”

媽媽一不叨叨,兒子就抑鬱

2007年,吳樾接到成龍的邀請,參演電影《功夫之王》。和成龍合作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吳樾卻樂極生悲,在進劇組之前發生了一件大事。當時吳樾在武漢拍攝電影《遊俠紅牡丹》。在拍攝一組從高空跳下的動作時,本來就感冒中暑的他堅持不用替身,最後從6米多高的城牆上摔了下來,導致右腿粉碎性骨折。

媽媽從劇組工作人員那裏得知他受傷,當晚就從北京飛到了武漢。看到一蹶不振的兒子,媽媽卻開起玩笑:“兒子,傷筋動骨100天,你就把這個當成是休息。要是無聊的話,媽媽就陪你說話。”吳樾卻高興不起來。醫生告訴他,他腿部的傷情不容樂觀,如果不好好休養,以後很可能不能再練武和拍動作戲了。因為嫌媽媽口羅嗦,吳樾硬是隻要爸爸陪自己,而把媽媽趕回了北京。

因為腿傷,吳樾與《功夫之王》失之交臂。媽媽每天打一個小時左右電話安慰他,吳樾終於忍不住跟她抱怨:“每天就這點陳穀子爛芝麻,您不煩我還煩呢!”

吳樾哪裏想到,因為掛念兒子的病情,媽媽的糖尿病急性並發症發作,就在跟兒子打電話前兩個小時,她突然暈倒在家,幸好被鄰居及時發現送往醫院。此時遠在千裏之外的她,也和自己一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輸液呢!那天以後,吳樾再也沒接到媽媽主動打給自己的電話。他覺得很愧疚,但又擔心主動給媽媽電話,引來媽媽無休止的嘮叨。

一個月後,吳樾回到北京休養。以前回家,媽媽總是做好一大桌子他愛吃的菜,這一次,媽媽破天荒沒在家。原來媽媽還在醫院。他迫不及待地讓爸爸帶自己去醫院,跟媽媽說:“我的腿傷原本10天就能好的,就因為沒聽您叨叨,拖了一個月才痊愈.”

有一天,吳樾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說他出道以來演了很多影視劇,但是沒有一部“代表作”。這個帖子說到了吳樾的痛處,一旁的母親也忍不住問他:“那誰誰,演技也不如你啊,怎麼他就紅了你不紅呢?”“某某電視劇,我覺得你最適合演了。導演咋就不找你?你是不是得罪人家了?”

這個行業的艱辛和複雜,根本不是母親能理解的。吳樾跟媽媽解釋說,他隻想踏踏實實演戲,其他的事不想理會。媽媽就說:“憑什麼我們比別人付出的多得多,收成卻不如人家?”兒子越不想提這個事,媽媽卻老拿它說事兒,這讓吳樾有了很大心理負擔。加上傷病耽誤,錯過《功夫之王》的遺憾,長期沒有出去拍戲,久而久之,吳樾得了抑鬱症,情緒低落,體重也從70公斤飆升到了90公斤。

看著兒子愁眉不展,體型卻像個被吹起來的氣球,媽媽開始嚷嚷:“太胖啦!快減肥!”她嚴格控製吳樾的食量,再也不做他愛吃的葷菜。哪天兒子偷偷跑出去吃了一頓,她湊過去嗅兩下就開始批評:“你是演員!咋能這麼暴飲暴食?長胖了誰還找你拍戲?”

有天吳樾剛坐上飯桌,媽媽又開始說讓他“減肥”,他扔下碗筷,什麼也沒說就奪門而出,一個人點了一大桌子菜,吃了個酒足飯飽回到家。破天荒的,看到兒子回家,媽媽什麼都沒說就進了臥室。媽媽一不叨叨,吳樾就慌了。而他知道,要想媽媽跟自己絮叨,唯一的辦法是聽她的話,好好減肥,保持心情愉快,早日走出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