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開辟了正確認識和科學解決當前改革發展問題的重要途徑。“調查研究”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不動搖、不打折、不“變形”的前提,是做到“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重要保障。“調查就是解決問題”。問題意識是毛澤東調查研究思想的鮮明特點。在長期的革命、建設過程中, 毛澤東倡導通過社會實踐搜集問題、分析問題,並在實踐中檢驗和完善對策思路,最終解決問題。凝結了圍繞中國革命和建設重大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進而解決問題的寶貴經驗。當前,我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經濟社會發展仍麵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深水區凸顯一個“險”字,攻堅期凸顯一個“難”字。唯其險、唯其難,要求我們必須弘揚毛澤東調查研究思想,自覺抓住人民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現實問題深入調研,汲取群眾智慧,不斷增強執政決策的正確性、針對性、實效性。
二是提供了檢驗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正確與否的重要手段。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調查研究就是科學具體的實踐活動。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正確與否,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就可以得出結論。回顧我們黨的曆史,什麼時候重視和堅持調查研究,各項方針政策就符合客觀實際,黨的事業就順利發展;反之,就會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造成決策失誤,黨的事業就會走彎路、受損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迫切需要我們不斷加強調查研究,學習新知識,掌握新趨勢,拓寬新視野,找準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習近平同誌指出,“調查研究的過程就是科學決策的過程,千萬省略不得、馬虎不得。”強調“調查研究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而且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得失成敗的大問題”“調查研究的過程,是領導幹部提高認識能力、判斷能力和工作能力的過程。”新一屆黨中央領導大興調研之風,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彰顯了對毛澤東調研思想的薪火傳承,也為全黨做好調查研究提供了新的基本遵循。
三是提供了加強自身建設,改進黨風、密切黨群幹群血肉聯係的重要舉措。回顧黨的曆史,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往往是黨加強自身建設,轉變黨風,端正思想路線、工作路線的先導。延安整風,首先就是整頓不搞調查研究的主觀主義的壞作風。毛澤東提出了在全黨推行調查研究,是轉變黨的作風的基礎一環的思想。“這種態度,就是黨性的表現,就是理論與實際統一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作風。這是一個共產黨員起碼應該具備的態度。”1941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了關於調查研究的決定。上世紀60年代初,為解決國民經濟臨時困難,毛澤東重提調查研究,倡導領導幹部走出機關,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從黨的建設說,就是要通過“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進一步轉變黨的作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突出強調作風建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教育黨員幹部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接地氣、通下情,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毛澤東的調研思想,為全黨排“四風”之毒、去“四風”之疾,提供了切入點、路徑和方法。隻有大力弘揚毛澤東的調研思想,才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不斷產生新的飛躍,從而開辟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路子,開辟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局麵。
作者單位:河北醫科大學
(責編/彭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