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業項目部虧損主觀原因分析及對策探析
企業管理
作者:齊玉池
摘要:施工企業所屬的項目部,是建築產品的直接生產者,而建築產品的人、材、機等直接成本約占總成本的90%,項目部成本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施工企業效益的好壞,因此,如何控製項目部的成本開支,遏製項目虧損,已成為企業非常緊迫的任務。筆者現對造成項目部虧損的主觀原因進行探析,並對如何加強項目部現場管理、控製項目成本開支,降低風險損失進行粗淺探討。
關鍵詞:施工企業項目部虧損原因
一、項目部虧損的主管原因分析
1.項目部成本管理中影響盈虧的主觀因素分析
沒有建立健全項目成本管理體係,缺乏預算目標控製,使項目成本處於失控狀態,造成成本嚴重超支。這種情況在項目部出現的虧損中非常普遍,絕大部分虧損項目部,基本無成本預算控製目標,有的雖有但沒嚴格執行,形成計劃和實施“兩張皮”,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更談不上對項目進行成本控製和分析了,在項目中後期才察覺成本已嚴重超支,形成虧損。
項目部缺乏項目的全員和全過程成本控製,造成項目總成本超支。項目成本管理不僅僅在施工階段,而是始於項目的啟動,貫穿與項目的招投標、開工前、施工中、竣工及工程結算後各個階段,因此各階段成本控製好壞,決定著項目總成本的高低。當前,許多項目部隻對項目的施工階段比較重視,而相對於項目的事前和事後缺乏管理和控製,造成施工以外的階段成本發生較大。另外在項目部,表麵上看起來分工明確、職責清晰、各司其職,但是缺乏全員成本管理思想。如技術人員隻負責技術和質量,為保證工程質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經濟的技術措施;工程組織人員隻負責施工生產和進度,為趕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員和設備等,這些必然會造成成本增加。
項目部對分包項目管理不嚴、存在漏洞,造成項目分包成本加大,影響項目收益。有的項目部選用的勞務及專業分包隊伍不是通過招投標,而是憑關係、找熟人,對其施工資質和能力不進行審查,分包工程價格也非常隨意,沒有重新按定額和預算標準進行測算,僅憑感覺經驗收取管理費比例,不但加大項目分包成本,而且極易產生腐敗、安全和質量等問題,對項目造成損失;有的項目部對包清工的勞務隊伍沒有實行嚴格的限額發料製度,導致勞務分包隊伍隨意領料,浪費丟失嚴重,材料超支。
另外部分項目部存在管理人員責任意識不強、材料管理不嚴、成本節超考核指標比較籠統、缺少量化標準、考核兌現依據不充分等現象,也是造成項目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觀因素。
2.項目部現場管理中影響盈虧的主觀因素分析
項目部施工組織方案設計不合理,施工安排不當,造成施工成本增加,影響盈虧。項目部在項目開工前,基本上按照慣例進行,不對施工組織方案重新進行優化,工期安排不合理,造成工期滯後,而工程後期為趕進度發生大量趕工費用;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不能合理地配置人力、材料、設備等資源,導致大量的窩工浪費;另外部分工序把關不嚴、施工順序顛倒,能夠一步完成的,實際進行多次才完成,增加了許多無效的人力、物資和資金投入,造成返工費用,導致成本大幅增加。
項目部製定的施工工藝不先進、技術措施方案不經濟、不合理,造成施工成本增加,影響盈虧。在有的項目部施工中,基本按照過去的施工技術經驗進行,對新出現的各種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術措施不重視、不采用,造成項目人力、材料等成本大大增加;有的項目部在施工中遇到難度大的技術難題時,不聘專家進行技術會審,盲目憑經驗、想當然施工,致使項目出現嚴重的安全質量問題,導致拆除重新施工造成損失,形成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