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西漢拓疆開土,屯墾戍邊,數千年安邦,薪火相傳。縱觀西域諸邦,大凡神州中華國運強盛,西域則寧靜安康,絲路繁盛,駝鈴叮當,胡笳悠揚;大凡中華國勢衰微,則西域烽火迭起,生靈塗炭,絲路中斷,城垣傾頹。

尤其近代,西方列強用炮火轟開中華國門,一次戰爭一次敗,一場秋雨一場寒,西域也同樣進入風雨如晦的恥辱歲月。殖民強盜不停覬覦著這片疆域,處心積慮,策劃一個又一個的分裂陰謀,山河淪喪,血火交織,社會黑暗,各族人民苦難到了極處。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於闐。”新中國繪宏圖,鑄劍為犁戍邊關,戈壁驚開新世界;西域長卷展新圖,祖國認同譜新曲。

新形勢下,新疆的發展處於國家和民族的重要關頭。一個及時明智的聲音:促進區域平衡協調,在神州大地激情回蕩;

一個共譜民族和諧的音符: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在古老的西域大地高聲奏響!

應當承認,改革開放之初,國家政策向沿海地區傾斜,是全國人民支持了沿海地區的發展,特別是支持廣東率先“殺出了一條血路”,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無論是廣東,還是沿海地區其他省份的人民,誰不承認他們沒有得到全國包括新疆人民的支持?誰也沒有昧著良心否認過。

同樣,即使國家政策有失誤,對新疆人民有虧欠,今天,全國十九個省市援疆,這也是事實。為什麼視而不見?為何要有意否認?難道有豐富資源就一定能夠富裕?更何況,在一個國家疆域內,任何礦產資源都是屬於國有的。

這裏值得深思的是,就是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究竟應如何兼顧和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利益問題。

顯然,說不能叫“援疆”的論調,是站不住腳的。如果不是別有用心,也可說是一種偏見。

援疆,不隻是簡單的獻愛心,不隻是簡單的“好人好事”,而是國之大策!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現實福祉!是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基礎!縱觀古今,新疆問題解決得好,就會成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正能量;如果解決不當,則有可能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在五六年中,筆者先後十一次深入到天山南北采風采訪,從高層到基層,從官方到民間,從維吾爾族阿訇到哈薩克牧民,從內地援疆幹部到當地普通農民……麵對民間到官方的不同聲音,麵對不同群體的感受,並親眼目睹新疆大地的變遷,親耳聆聽援疆人的訴說,體驗這起波瀾壯闊的行動,不能不發人深省,不能不回味深長。

……

誤會緣於陌生,長卷需要細讀。

新疆是一幅史詩長卷,有著悠久的曆史。援疆是一部現實傳奇,澎湃著國家的激情。

現實的新疆,是激情的新疆,是飛躍的新疆。

援疆,讓天山南北發生了巨變;援疆,讓內地人與新疆人血脈相連;援疆,讓新疆與內地結下了濃濃深情;援疆,讓新疆時刻感受到祖國心髒跳動的溫暖脈搏!

援疆,為古老的西域增添了一筆筆濃重的國家色彩,走進新疆天山南北,隨處可見帶有內地“元素”的建築:北京醫院、江蘇中學、深喀大道、浙江工業園……

十九個援疆省市以對新疆各族人民的大愛,以對祖國深沉的愛,在大漠深處,在伊犁河穀,在塔裏木盆地,在帕米爾高原,抒寫了一首首動人的新樂章!

上萬裏路雲和月,援疆深情暖天山。

新疆,因援疆而奔放自豪;新疆,因援疆而燦爛奪目。

援疆如何傳奇,隻有去領略,隻有去耳濡目染,才能體會出這華美樂章激動人心,才會感受到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之路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