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一般是比較敏感的,她們能夠根據父母對自己的評價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和情緒,父母要善於抓住培植女孩自尊心的機會,不斷強化孩子的自尊心來促進自信心,幫助她走出自卑的陰影。
抑鬱的女孩意誌消沉
青春期的女孩麵臨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她們往往缺乏調整自己情緒的好方法,而產生抑鬱的情緒。
女孩抑鬱的情緒多與在家庭環境中受到的壓抑的教育、父母關係不和諧、過多的壓力等有關。常常表現為精神恍惚、疑慮重重、心情不好、自我封閉等。
調查顯示,全世界每40秒就會死一個人,其中抑鬱者占不小的比例,在這些有抑鬱傾向的人中15%~20%最終會選擇自殺方式結束人生,給社會帶來很大的危害。
女孩出現抑鬱情緒的年齡主要是2歲前後以及青春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矯正會影響女孩的身心健康,學習成績和步入社會後的表現。
上初一的薑靜是班裏的學習委員,學習成績一直不錯,每次考試都是優秀,是父母眼裏的好孩子。但是前段時間她得了場大病,落下了不少功課。她害怕這次考試考不出好成績,覺得自己現在每科都學得不好,別的同學都比她優秀。她為此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媽媽還發現她常常唉聲歎氣。
這次考試薑靜的成績下降了,她受到了沉重打擊。從那之後,她變得沉默寡言、精神委靡,還怕與老師和同學見麵。她辭掉了學習委員職務,還經常逃課。
抑鬱症對女孩的危害程度不一樣,但是即使輕微的抑鬱也會給女孩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危害,嚴重的女孩可能連基本的自理也做不到。
父母對女孩的期望過高,管教過嚴,超過女孩所能承受的範圍,從而會導致孩子情緒不佳,思想閉塞,情緒壓抑,無法發泄自己的情緒。另外,家庭氣氛不融洽或是有重大變故等也會引起女孩的抑鬱。
對於父母來說,要留心女兒的表現及心理變化,應該采取提前預防的措施,一旦發現女孩有抑鬱的症狀,就要及時給予引導和幫助,使女孩健康成長,嚴重的要向專業的醫生求助。
同時,父母要和女孩保持良好的溝通,努力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女孩保持健康快樂的情緒,自然就會遠離抑鬱了。
建議一:讓孩子在充滿愛的家庭中成長
家庭是女孩的第一生活環境,也是女孩心靈的港灣。和諧溫暖的家庭氛圍是女孩健康成長的動力,父母要注意觀察自己女兒的情緒變化,及時和她進行溝通,為女兒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孩子體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安全感,就會自覺地排解抑鬱的情緒了。
魏青今年上五年級了,以前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但是現在卻變得悶悶不樂。這和家裏最近發生的事情有關。她的爸爸媽媽感情一直不好,整日吵吵鬧鬧,她也似乎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可是這段時間,他們卻涉及了很敏感的離婚話題。有天晚上他們又開始大吵大鬧,還說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離婚了,絲毫不顧及魏青的感受。
魏青感覺自己是多餘的,是父母的麻煩。她白天的學習也變得無精打采,成績開始直線下降。
父母之間的關係會影響到女孩的情緒。父母間親密和諧、互敬互愛,女孩就會感到溫馨和愉悅,心情也會隨之開朗。如果父母關係不和諧,整日吵鬧不休,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壓力和恐懼,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父母要多為孩子考慮,讓她在充滿愛的家庭中成長。
建議二:提高女孩的抗壓能力
生活、學習中的不順利也會讓女孩承受很大的壓力,精神上積累的壓力會讓女孩對自己失去信心、憂心忡忡、抑鬱苦悶等。
青春期的女孩心理承受能力不強,麵對挫折和困難時會因為缺乏正確的解決方法而導致情緒上的挫敗感,進而產生抑鬱情緒。
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女孩的抗壓能力,讓女孩充滿自信地去麵對各種困難和逆境,教育孩子學會坦然地麵對挑戰,鍛煉女孩堅強的意誌力,進而提高她的抗壓能力。
建議三:鼓勵女孩多交朋友
現在的女孩多是獨生女,和外界接觸較少,往往沒有朋友,久而久之會導致女孩的性格出現自閉的傾向。交朋友會讓女孩覺得身心愉悅,既能聯絡彼此的感情,又能將自己的不愉快在和朋友的交往中得到合理的釋放,有助於抑鬱情緒的改善。
倩倩今年8歲了,可是她的朋友卻很少。爸爸媽媽平時工作忙,很少和她溝通,自己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困惑都無處訴說。心裏很壓抑,她看到別人有朋友很羨慕。
媽媽發現了女兒的情緒變化,得知女兒是因為沒有朋友而苦惱時,就鼓勵孩子敞開心扉去和別人交流,與人為善。倩倩在媽媽的指導下和班裏的一個女孩建立了良好的友誼,放學後她們還一起做作業、一起玩。此後,倩倩的性格也開朗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