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三:鼓勵男孩的探索精神
男孩喜歡“搞破壞”,其實是男孩的探索心理在作怪。男孩比女孩好奇心更重,他們會刨根問底地問問題,喜歡拆東西,愛做一係列的破壞行動,對此父母別著急,要把男孩的“破壞行為”引向正路,因為這種破壞性行動的背後,隱藏著一種天賦:探索能力。父母要尊重和保護好孩子的這種能力,用正確的引導來充分發揮孩子的探索能力,這種能力是孩子學習新知識、培養創新能力所必需的。父母保護好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就是在保護孩子的探索心理。
建議四:關注男孩的青春期心理
青春期是男孩生理及心理發育的特殊時期。此時孩子由童年步入青年,是第二性征發育的關鍵期,父母要及時告訴孩子相關的青春期性知識,讓孩子正確麵對兩性關係,及時幫助孩子解除心理上的困惑。
青春期的到來,讓男孩對獨立、自由的渴望日益強烈。他們獨立性會增強,對父母的依賴性減弱,叛逆言行也會日益增多。父母在此階段應該給予男孩更多理解、尊重,幫助男孩順利度過青春叛逆期,他們就會漸漸形成穩定的心理特征和性格傾向,走向成熟。
正確引導男孩的爭強好勝心理
男孩喜歡爭強好勝,一方麵是出於對個人能力的自信,喜歡表現自己;另一方麵是由虛榮心驅使,喜歡在眾人麵前表現出自己有過人之處。
爭強好勝的男孩覺得麵子很重要,個人主義比較強。父母應該讓男孩認識到,爭強好勝也是上進心、競爭意識的展現,但應把握好尺度和範圍。若時時事事爭強好勝,隻會使自己疲憊不堪,虛榮心也會日益上漲。
爭強好勝男孩的表現,常被認為是喜歡出風頭。因此,如果孩子性格過於外向,又喜歡爭強好勝,就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不利於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和溝通,也會影響孩子的發展。對此父母要適當引導,讓孩子既有上進心,又有合作精神。
冬冬是個性格外向好動的孩子,他也爭強好勝,事事都要爭第一,就連每天吃飯都不例外。在家父母總是讓著他,可到了學校,同伴卻都不喜歡和他一起玩,因為他太喜歡出風頭,從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和玩法。他和大家做遊戲時,沒有合作精神,總想著自己贏,為了能在遊戲中占優勢,經常耍賴皮。別人說了他不愛聽的話,他就想動手打人。
冬冬也很有心,為了能在遊戲中多贏別人,他平時也很下工夫,一有時間就獨自練習,因此每天放學後,他和小夥伴玩玻璃球和紙片的遊戲,他都能贏很多。冬冬為此感到開心、得意。
男孩爭強好勝有積極的一麵,但如果孩子把爭強好勝發展過度了,也會滋生出許多毛病。爭強好勝,靠的是自身的實力。如果孩子忽視了充實自己,不去追求更高的進步,而想要強取強求勝利果實,是不可能受人歡迎的。所以,父母要將男孩的好勝心引導到好學心上來。
男孩喜歡競爭,父母還要引導孩子學會在競爭中與人合作,鼓勵孩子遵守競爭規則,坦然麵對勝負。如果孩子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一旦出現失敗就難以承受後果,而認為自己受到了極大的侮辱,一心想要去報複或者走入消沉、抑鬱。這是爭強好勝的負麵,因此父母要給男孩耐心、忍讓方麵的教育,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讓孩子在挫折下也能保持積極上進的心態,正確麵對自己的失敗和弱勢,不因此而做出不理智的言行。
建議一:讓男孩進取不強取
強烈的進取心是非常好的動力,它能促使孩子加倍努力,去追求更大的進步。勝利要靠實力來獲得,是強取不來的。
王林的英語成績非常好,每次都在班上考第一名,他對此感到驕傲。可在一次全校的英語競賽中,他卻以兩分之差屈居第二。在得知這個結果後,他不能接受這個事實,老師通知他去辦公室領獎品,他也賭氣不去。
回到家媽媽問他的成績,他沉默不語。媽媽看他的臉色,感覺他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得知他隻得了第二名的“事故”後,媽媽走進兒子的房間,耐心開導他說:“你得了第二名應該感到高興,這說明你有競爭對手啦。你可以由此找出自己的差距,這樣才能鞭策你不斷進步。誰都不可能永遠是第一,你要做的是更加努力。”
孩子因進取心取得好成績,父母應該給予稱讚。同時父母要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讓孩子能夠坦然麵對自己的失敗。告訴孩子,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取得進步,才是戰勝失敗的法寶。
建議二:化解男孩的妒忌心理
妒忌心理是競爭中的大忌,它會讓人喪失理智,做出衝動、極端的事情來。
王躍從小就學拉丁舞,他的舞技不錯,這是他驕傲的資本。新學期開學後,班上轉來一個小女孩,也是學拉丁舞的,還曾是市拉丁舞大賽少年組的冠軍。她一來就成為班上的拉丁舞明星,王躍往日的光環一下子消失了。因此王躍隻要看到她心裏就不舒服,還時常在同學麵前詆毀她,說她說話聲音像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