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鼓勵孩子實踐自己的幻想(1)(2 / 3)

3、勝不驕敗不餒。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因此,讓孩子擁有正確的心態就顯得非常重要。最初去解決難題的時候,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失敗,父母要教會孩子不驕不餒、寵辱不驚的人生態度,同時還要幫助孩子從失敗中積累經驗,避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讓想象變成小發明

[關鍵詞]

鼓勵孩子發明,提高孩子自主性,允許孩子犯錯誤,為孩子喝彩,正確看待孩子的行為

[想象力指導物語]

很多時候,那些不經意間迸發出的想象力,卻閃耀著智慧的火花!

兩個鏡片放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呢?

熱的氣體可以有什麼用途呢?

運動起來的導體能夠產生電流嗎?

就是這些當時看上去很奇怪的想象力,卻促生了一個個改變世界的發明的出現,天文望遠鏡、蒸汽機、發電機。這一切看上去都是多麼的神奇啊!有的時候,發明就是這麼簡單:它可以是一次小的創意,可以是一次天馬行空的想象,這些發明在古人看來也許是根本沒有辦法想象的事情,可是正是因為發明家那些豐富的想象,才會有了這一個個驚世之舉。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正處於想象力旺盛的時期,而這些想象力的背後,卻極有可能是一個又一個的新發明。所以,當孩子的想象力一個個迸發之時,我們為什麼不能幫助孩子將它化作小發明?孩子正處於思維能力活絡的階段,隻要稍加雕琢,就能夠得到質的飛躍。

當然,單憑孩子個人的能力,也許發明是很難實現的。這時候,父母就應該積極地引導和啟發,讓孩子的想象力更有可行性。這樣一來,孩子不僅是一名“想想大師”,更將躋身成為一名“發明家”!

[案例]

在一屆中國發明協會頒發的專項獎中,獲得金牌的是一項“雙尖繡花針”的發明,而其發明者王帆,可以說是一項發明達人。在養成發明的習慣之後,每隔一段時間,他都要搞一些小發明,小創造。而且是屢獲獎項。

有一次,王帆到他的姑姑家玩,當時姑姑正在做繡花,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王帆就開始在旁邊觀察起來,這時候他發現,姑姑繡的時候非常麻煩,需要兩隻手一直不停地合作,沒過多久就需要休息一下手腕。

“為什麼不能夠用一根不需要翻手腕的針來代替現在用的繡針呢?”

王帆的心裏突然有了這個想法,想到這裏,他全身又充滿了發明的動力,在請教了姑姑一些刺繡的專業知識之後,就專心地投入了發明中了。

經過反複的設想和反複的實驗,王帆終於從漁民用的網梭中得到了啟發,發明出了“雙尖繡花針”,這種針的優點在於根本不需要手腕來調整針頭的方向,極大地減少了手部的作用。這樣一來,不僅刺繡的速度和質量得到了提高,刺繡工人的勞動強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降低。王帆先讓姑姑試用了一下,結果得到了姑姑很高的評價。

[培養孩子想象力的小技巧]

其實,王帆姑姑,包括做這個工作的人,誰不願意卻解決這樣的問題?可惜,他們沒有去想象,該如何去改進;即使有了聯想,卻沒有去嚐試,結果隻能繼續事倍功半地勞動。

然而,一個十歲的孩子,卻改變了這一切。他有想象力,更有發明的願望和衝動,所以創造出了連大人也不敢想的事情。由此可見,每一個想象力的背後都有可能蘊藏著一個非常偉大的發明。

每一個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像王帆一樣,成為一名小發明家。那麼,我們該如何督促他,讓他即有豐富的想象力,又能成為一名發明家呢?

1.鼓勵孩子去發明。

“媽媽,積木房子為什麼不可以蓋成三角形呢?”

“爸爸,玩具車為什麼不可以反著裝呢?”

當孩子對父母說出這樣一些奇怪的想法的時候,父母先不要急著一味地拒絕孩子,不妨多給他們一些鼓勵,讓他們去真正的嚐試一下。如果行得通,孩子就會為自己的發明而充滿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如果試驗失敗,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究失敗的原因,這對孩子來說,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提高。

2.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父母在引導孩子進行發明創造的時候,一定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其原創性。剛開始的時候,父母可以指導孩子進行發明創造,入門之後,就需要鼓勵孩子獨立進行思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例如,當孩子想要製作一隻能燒水的紙水杯時,我們可以將一些淺顯的道理告訴他,但具體如何去做、如何避免紙被燒壞,這些都要讓孩子親自去嚐試。

隻有父母從日常生活中,積極引導孩子養成這種獨立思考的習慣,他們的想象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3.允許孩子犯錯誤。

因為年齡的限製,孩子所發明的東西有時候並不具備很強的實用性,在有的父母看來,孩子這是在“不務正業”,因此總是在第一時間予以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