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可再生循環資源的利用
在施工過程中,對可再生循環資源的利用也會影響企業的績效。一家建築業企業在施工時,多利用可再生資源,如雨水、太陽能、風能、生物能,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對一次性能源的利用與依賴。這不僅僅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耗能。若按單位GDP節能20%的要求,每年建成量中的10億平方米為低碳建築,每平方米減排1噸,可以節約運行費1000億元。節約的運行費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企業財務績效指標。
四、低碳經濟背景下建築業未來發展路徑
1、增強人力資本
要招收技術型高素質人才,對員工進行各種低碳方麵的工作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勞動技能和專業技術水平,增加企業人力資本積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通過采取激勵政策,例如股票計劃、薪資計劃等,吸引人才並且留住人才。但是,人員不是越多越好,要與企業績效、企業規模等協調一致,發揮他們的最大效益。
2、注重低碳技術的研發
要加大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積極努力發展各種低碳建築所需要的技術,例如太陽能技術、地熱係統、生物質能係統、高效冷卻技術。還需要將這些係統進行綜合應用,靠合理的建築設計、用能係統設計、正確的運行管理,不斷推廣與改進,做低碳綠色建築,搶占商機,贏得企業的發展。
3、選擇新型環保建築材料
建築材料選擇正確,可以提高建築質量,建築速度也隨之加快。例如水泥的選擇,最好選擇散裝水泥,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的工作。對於鋼筋的選擇要推廣使用高強鋼筋,專業化加工與配送。在安裝時要適當選擇安裝方式,減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在牆材方麵,要選擇新型環保牆材,並且在施工前,要進行總體排版策劃,減少材料的浪費。
4、重複利用建築垃圾
建築垃圾大多為固體廢棄物,一般是在建設過程中或舊建築物維修、拆除過程中產生的。建築垃圾中的廢棄物經分揀、剔除或粉碎後,大多是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的,如廢鋼筋、廢鐵絲、廢電線和各種廢鋼配件等金屬,經分揀、集中、重新回爐後,可以再加工製造成各種規格的鋼材,磚、石、混凝土等廢料經過建築垃圾處理設備破碎後,可以代砂,用於砌築砂漿、抹灰砂漿、打混凝土墊層等,還可以用於製作砌塊、鋪道磚、花格磚等建材製品。
5、加強利用可循環再生資源
盡量使用可再生資源。在設計建築時,實行“節能暖房”工程,改造供熱管道,盡量使用集中供暖,並且可以根據當地氣候與自然資源條件,充分使用其他一些可再生資源例如太陽能、地熱來代替煤的燃放,推動可再生資源與建築一體化的應用。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充分利用共有的機具資源。安排施工工藝時,應優先考慮耗用電能或其他能耗較少的施工工藝,避免設備額定功率遠大於使用功率或超負荷使用設備的現象。
五、結語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新型低碳建築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低碳建築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建築業企業發展低碳經濟,不是應付世界金融危機的權宜之計,推廣低碳技術,也不是短時期的炒作,而是長期經濟發展與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經之路。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影響建築業企業績效的因素有很多,隻有站在全局的高度,將這些因素合理有效的綜合考慮好,不斷摸索創新,建築業企業的績效才能有所提高,走出真正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嶽立、牛曉婧:低碳經濟視角下中國建築業發展的路徑選擇[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8).
[2] 段潔婷:低碳板塊上市公司技術創新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D].中北大學,2012.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綠色施工導則[Z].2007-09-10.
[4]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Z].2010—2013.
[5] 王暉餘:綠色節能建築是中國未來減排主力[EB/OL].新華網海南頻道,2010-04-12.
(責任編輯:胡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