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認識父親鄧文儀第九章擔任駐俄首席武官(民國二十四至二十五年)(3 / 3)

國共第二次合作前的首次秘密接觸

十一月中,父親曾到上海蘇聯領事館,找出王明於十一月在共產國際雜誌上發表的《新形勢與新政策》一文,闡述抗日救國統一戰線的意義。連夜找人翻譯,與王明在共產國際第七次大會上的發言,一起呈報給蔣介石。斯大林當時希望能有個統一的中國來對抗日本,借以降低日本對蘇聯的挑釁和威脅。但同時,蘇聯又不願跟國民黨公開合作,怕因而觸怒日本,所以禁止簽訂中俄聯盟,讓日本找不到借口侵入俄國。不過在不影響蘇聯軍事部署的前提下,斯大林認為,與蔣介石和國民黨的同盟,還存在一定的可能性,隻是不願公開而已。

蔣介石雖一直在推行安內攘外政策,但也早有聯共抗日的打算。他在看過王明的文章後,和高級幹部開過幾次會,大家都同意蔣介石提出的“統一全國,共同抗日”的主張,製定出了國共合作的原則。蔣介石於是提出了一個策略:在與日本全麵開戰時,能有蘇聯軍事上的聯盟支持。蔣介石很了解蘇聯希望有個統一的中國來抵抗日本,以減輕對蘇聯的威脅。所以想用“統一中國”,作為同蘇聯協商的籌碼。於是製定了一個同時兩麵進行的計劃:一方麵派父親立刻回莫斯科去見王明,試探國共合作的可能性,並堅持任何會談都得在俄國而不是在南京舉行;另一方麵,派陳立夫(化名李融清)為首席代表,秘密前去莫斯科會見斯大林,尋求與蘇聯建立秘密聯盟,並認為父親與王明的會談,當可支持陳立夫。可是,蔣介石在事前並沒有把全盤計劃告訴父親。

民國二十五年一月三日,父親抵達莫斯科,立即與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聯絡。一月十三日晚上,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外交人民委員會副委員長潘漢年,在胡秋原的寓所會見父親。潘漢年確認父親是奉蔣介石之命前來,正式代表政府同王明談判國共合作抗日救國問題。於是當即表示同意,請父親以政府代表的身份,提出構想和王明談判。但顧慮到如果國共妥協、聯合抗日,一旦公開,日本恐怕會先發製人,所以這些活動都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進行。父親告訴潘漢年說:“我們與紅軍停戰之日,就是與日本宣戰之時。”

一月十七日,王明與父親做了國共第二次合作前的首次秘密接觸。父親和王明於十年前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就認識了,不過王明目前在中共內部的位置升高了,有一段時期,王明和毛澤東同被認為可能成為中共的最高領袖。在談判中,王明詢問父親是否有資格全權代表政府談判,同時問及蔣介石所代表的國民黨,是否真有誠意談判?兩人懇切長談後,同意雙方都不能在此提出具體建議,而應派人到南京進行談判。王明請父親發電請示蔣介石,是否允許中共代表和父親同去南京,並保證代表們的安全。父親答說會發出請示電文,並請王明等迅速辦取簽證。

第二次鄧王會談於一月二十二日繼續進行,父親轉述蔣介石及國民黨高級幹部們所決定的國共合作原則,父親說:“蔣先生的意思是,第一,取消中華蘇維埃政府,其所屬領導人和工作人員參加南京政府工作;第二,紅軍應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政工人員可以互相交換;第三,關於黨的問題,蔣先生考慮了兩個辦法,恢複兩黨合作形式,或是共產黨獨立存在;第四,關於防線問題,南京打算派一些軍隊和紅軍一起到內蒙去參加抗日鬥爭。”國民黨希望在莫斯科舉行正式談判,王明卻提出蔣介石須直接與朱德、毛澤東談判。雙方決定,一月二十五日,中共代表與父親即可前往南京。

蔣介石接到父親電報談判內容,及回南京談判的結論時大怒,認為父親擅自做主,辦事輕率、急促。而且認為,回南京談判,跟他打算借由和談,以支持聯俄的策略,完全相反。馬上發電嚴厲責斥父親:“你是否吃了毒藥,何以前後判若兩人?”沾沾自喜的父親接到來電,頓時瞠目結舌,莫名其妙,完全不懂這是怎麼回事。同時蔣介石又電告父親立刻到柏林去,準備參加陳立夫(李融清)所進行的談判。

一月二十三日,第三次鄧王會談進行得很不愉快。

父親說:“請原諒,後天的事,我們不能談了。他(指蔣介石)要求我馬上到柏林去。”

王明說:“這樣非常不好。這恰恰證實了我們代表團的預言。他們已經說過我不應當與你談判,因為這是蔣介石耍的一個手腕。你是武官,你不過是在搜集情報而已……”

父親把蔣介石第二份電報出示王明,並告知王明他們的護照和簽證已準備好,等他二月間從德國回來時,再見麵決定什麼時候去南京。一月二十六日,父親寫信給王明,說隔天要前往柏林,不久將同李融清一起回莫斯科,之後再進行談判。但由於各種原因,中俄談判未能實現,陳立夫抵柏林後不久即返國,在莫斯科的國共談判也因而中斷了。

鄧王會談雖然中止,卻讓莫斯科方麵了解到蔣介石與共產黨合作的誠意,也導致莫斯科不願在後來的西安事變時傷害蔣介石,並且在西安事變前,拒絕張學良加入共產黨。斯大林認為,在蔣介石與張學良之間,隻有蔣介石有能力成為領導抗日的領袖,解除蘇聯在東方的危機。吳組湘在《曆史月刊》中稱:“鄧王莫斯科會晤,雖然沒有具體結果,卻是民國十六年後,國民黨清共、反共、五次圍剿以來,十年間兩黨重要幹部的第一次商談,是具有重要曆史意義的。”

父親從柏林匆匆回到莫斯科任所。他對先前收到的嚴厲電報一直耿耿於懷,坐臥不寧,因而請求調職,或改做考察工作。軍事參謀部複電,不準辭職,但命令他由歐洲經美國,順道考察歸國。父親很快地交代了業務,辦理旅途各國簽證手續,離開莫斯科到波蘭華沙、柏林、巴黎、倫敦,沿途和好些中華複興社的同誌聚會。在英國乘“巴黎號”豪華客輪到美國紐約,再去加拿大,由溫哥華搭上美國“亞洲皇後號”巨輪,經夏威夷、日本,最後安然回到上海,父親高興地結束了這趟環遊世界的旅程。

上岸時,父親驚訝地看到駐莫斯科武官處的副武官、助理武官和雇員等都在迎接的行列中。後來才知道,他們是奉電令全部調回,原因為遭人控告,指責武官處同仁都娶了蘇聯女人,過著浪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