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應了“漏船不沉”的古訓,患有慢性病,需要長期與之作鬥爭,身體內部就會逐步產生抵抗力;患有慢性病,患者也比較注意飲食起居。而身體一向健康者,就會放鬆警惕性,抵抗力難以得到磨煉,就容易出現“病來如山倒”的現象。
在每個人生命的不同階段中,上帝也是公平的。年輕時體力好、幹勁足,但缺乏曆練;年紀大了,體虛力弱,但擁有閱曆和經驗。
人與人相比更是如此,有得就有失,有所長就會有所短,總之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君不見“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貧家出孝子,弑父誅子、手足相殘多出在貴胄之家。富國多懶人,島國瑙魯靠取之不盡的鳥糞資源致富,國民無須工作,一切開銷都由政府包幹。每人每年還可領取政府發放的高達35萬美元的零用錢。然而,隻有13%的人能活到60歲,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短的國家。
擁有私人商務飛機的富豪們,一年到頭全世界飛來飛去。而一次飛行,不算飛機折舊費用,僅汽油費、航線費、機場費、機組人員費,就要上百萬元。一個普通勞動者恐怕一輩子也掙不到這麼多錢。可是,富豪們也要承受很大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有人專門寫過一本書:《中國富豪的非正常死亡》,為那些掙了大錢而丟了小命的富豪們惋惜。想想真的不如粗茶淡飯的普通人,能平平安安度一生。
據說上世紀末的萊溫斯基事件發生後不久,剛做過心髒手術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與美國總統克林頓,在一次國際會議上相遇。葉利欽看著健壯的克林頓羨慕不已地說:“如果我有像您這樣的身體,也可以讓俄羅斯的經濟連續27個月增長。”克林頓笑而答之:“如果我有像您這樣的身體,就不會有那麼多醜聞了。”
看來,上帝還是公平的,不服不行。
智
者
為
王
智者為王
在自然界,毫無疑問是猛者為王。天上飛的猛禽,地上跑的猛獸,是真正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王者。大象夠有力量吧,但它不夠猛,所以不能算是王者,獅群照樣敢攻擊它。
在同類動物中,更是猛者為王。王者才享有交配權,從而保證了種群繁衍的優秀基因。
達爾文的進化論清晰而準確地揭示了自然生存法則: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在人類社會則並非是猛者為王。即便是冷兵器時代,“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也鬥不過手無縛雞之力的劉邦;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合起來的威力也不及羽扇綸巾的諸葛亮。這說明在人類社會中是智者為王。劉邦和劉備本人都不是智者,但他們能用、會用智者,這就是大智。
當今世界,在戰場上,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者已無用武之地。現在需要的是足智多謀的軍事家,機智善斷的指揮員,能熟練使用高科技現代武器的知識戰士。商海弄潮的精英,也非吃大苦流大汗之人,而是審時度勢,能夠駕馭市場風雲的智者。
智源於知,其中間接經驗主要來自書本,直接經驗依靠實踐。知識淵博,智才有根基。智源於思,“學而不思則罔”。如果沒有思考,知識學得再多也隻是個書呆子,勤思才能出智慧。智還要用對地方,聰明才智隻有用在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業上,才是智者。如果用來投機取巧、偷蒙拐騙,那是十足的愚者。
欲成王者,先成智者。
自
製
力
自製力
自製力就是自我約束、自我控製的能力。古往今來,能成大事者均是自製力極強之人。西漢時的董仲舒,為鑽研學問“三年不窺園”,連自己家裏的小花園都能三年不看它一眼,最後終成一代鴻儒。
相反,自製力差則難以成事,甚至一不小心還會有性命之虞。三國時期的兩員虎將張飛與呂布就是典型。猛張飛一聲怒吼能喝斷長板橋,還嚇得曹操的同族侄子夏侯傑當場墜馬斃命。然而,做人光是勇猛是不夠的。張飛就是一個自製力極差的莽夫,喜歡酗酒,酒後心情不佳就掄鞭抽人。當初鞭打督郵就闖下大禍,搞得主子劉備倉皇出逃,狼狽不堪。後來又因責備屬下置辦祭奠關羽的白旗白甲不力,怒鞭帳下兩員末將範疆、張達。後來被這兩個人趁其酒醉未醒要了性命,你說他死得冤不冤。
另一位猛將呂布,雖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美稱,但貪圖名利美色,為人所不齒。名著《三國演義》中,司徒王允使出美人計、離間計這一“連環計”,以美女貂蟬離間他與董卓的關係,並最終誅殺他的義父董卓。
雖說《三國演義》有添油加醋的成分,但從史籍《三國誌·魏書·呂布傳》的記載來看,呂布確實不是什麼好鳥。為了名利和女人,先後誅殺與他情同父子的並州刺史丁原、太師董卓。其後兵敗出逃投靠過袁術、袁紹、劉備,都不受重用,最後被曹操縊殺於下邳白門樓。
自製力屬於意誌力,最能影響自製力的無疑是理想、信念。如我們熟知的英雄模範邱少雲,在1952年10月12日執行上甘嶺前沿潛伏任務時,被敵機投擲的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的部隊,邱少雲任憑烈火燒身一聲不吭、一動不動。他咬緊牙關、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裏,直至壯烈犧牲。這種超越人體生理極限的忍耐力、自製力,就是源於他寧肯犧牲自己也要確保戰役勝利的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