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在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對父母感恩。造成這種結果除了社會氛圍的影響之外,也與父母的教育有關係。很多父母容易忽視對孩子的感恩教育,要知道這對孩子的性格完善和行為習慣將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常懷感恩之心,不僅能夠培養孩子們樂於助人、與人為善的品德,幫助孩子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還能幫助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建立和諧、積極的人際關係。
豆豆的爸爸靠打零工賺錢養家,媽媽在菜市場附近擺地攤賣菜,一家人在城市裏辛辛苦苦地維持生計。父母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豆豆身上,有道是“相親相愛苦也甜”,隻要孩子懂事,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豆豆的父母覺得自己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可是,事實上豆豆在日常生活中,隻知道找父母要錢,從來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更不知道何為感恩,這讓他們困惑不已。豆豆雖然出生在平凡的家庭裏,可是在父母的縱容和寵愛下,花錢從來不知道節製,在學校還被同學們誤以為是富家子弟。
自從豆豆上小學以後,父母都盡可能讓他吃得好、穿得暖,因為害怕孩子在學校被人看不起,就算借錢也會給孩子買昂貴的零食、衣服、玩具,隻要別的孩子有的豆豆也從來不缺。可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種行為反而讓孩子染上了攀比、炫耀的習氣。隻要看到別的孩子買了新鮮玩具,豆豆便嚷著讓父母也給自己買。不管他到底能不能用上,隻要能在其他同學麵前炫耀一下,他就覺得很高興。
平時,豆豆也不太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總是動不動就張口要錢。如果得不到滿足,就大哭大鬧,撒潑耍橫。在孩子的哭鬧麵前,豆豆爸媽也隻知道由著孩子,一次次妥協。
有一次,豆豆想買一個新書包,媽媽拒絕了他的要求。她告訴豆豆,最近家裏經濟緊張,爸爸一直沒有找到活兒幹,況且以前的書包也沒有壞,還能用。結果,豆豆一聽媽媽不肯買,便拉下臉,開始坐在地上哭鬧,還威脅說,要不給買新書包,就不去上學了。豆豆覺得同學們看到他還背著舊書包,肯定會瞧不起他。媽媽看豆豆實在鬧得厲害,最後隻好咬咬牙,給豆豆買了一個新書包。
看著孩子背上新書包、興高采烈去上學的樣子,豆豆媽媽卻心頭沉重,有著難言的酸楚……
鑒於孩子這種不知道感恩和體諒父母的心態,我們建議父母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1)讓孩子感念父母的恩德
其實,就算孩子不懂感恩,也不能完全怪孩子,大部分責任還是在父母身上,很多時候這種情況都是因為父母教育不當所致。如果父母能夠通過言傳身教,給孩子做出感恩的榜樣,並且輔以恰當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進行教育和引導,孩子必然會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學會感恩與回報。
讓孩子學習感恩,首先便要讓他明白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父母不僅是孩子在血緣上的至親,更是養育孩子長大成人、教孩子人生道理和生存技能的親人,如果連父母的愛和恩情都不懂得感念,孩子就更不會懂得感念他人的好與恩惠了。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必須感念父母的恩情,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生命,還養育我們健康長大;感念老師的恩情,因為他們教給我們知識,讓我們學會思考;感念朋友的恩惠,因為他們給予了我們陪伴和關愛,讓我們的人生旅程不再孤單……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顆感恩之心,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都是“恩情”。在知恩之後,孩子們還會懂得回報,以實際行動體諒和幫助父母。
(2)教孩子孝敬長輩
如今,在父母、親人溺愛和嬌慣下長大的孩子經常表現出缺乏責任感、不懂感恩的態度,對待長輩也缺乏尊敬和孝順之意。孩子總認為,父母或者長輩無論對自己付出多少都是應該的,又怎麼會產生回報和孝敬的意識呢?
可是,當我們感歎孩子不懂感恩或者不懂得孝敬長輩時,也不得不反省一下,自己真的當好父母了嗎?在言傳身教和人格培養方麵,自己真的盡到了應有的責任嗎?
孩子不懂得孝順長輩,這從很大程度上來講,還是因為受到了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都不懂得孝順長輩,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又怎麼能學會做人的道理呢?隻有讓父母擁有了一顆孝心時,才能在孩子天真無邪的心裏種下孝順的種子。而對孩子而言,懂得感恩和孝順長輩會成為他人生中不竭的動力,促使他飛得更高更遠,擁有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