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從小看到大的消費觀(1)(3 / 3)

孩子對金錢揮霍無度具體表現為:對金錢沒有任何概念;隻要身上有錢,就盲目消費,想花就花;隻要自己看上的東西,不管多少錢都要買下來;很多時候,剛買下了一件商品不久,就開始後悔;等等。作為父母,應該怎樣節製孩子們“想要就買”的消費欲望,讓孩子對這個紛紛擾擾又花花綠綠的金錢世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呢?

對於花錢大手大腳的孩子,教他們做預算

豆豆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優秀,父母對她也格外寵愛、縱容。因為家裏經濟條件比較好,而且父母對豆豆的消費狀況也不怎麼監督和約束,所以豆豆從小便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隻要一逛街,看到自己喜歡的商品就會往家裏搬,如果自己的零花錢不夠就會纏著父母買下來。這樣一個月下來,豆豆要找父母要很多次零花錢,至於到底花了多少錢,她自己也沒什麼概念,甚至錢都用在了什麼地方,她自己都說不清楚。

這一類型的孩子典型特征就是:對金錢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隻要手裏有點錢便總要想辦法花掉,等到沒錢買東西的時候,就伸手找父母要,根本不顧及所買的東西到底實用不實用,有沒有價值,最終錢都花在哪裏連自己都搞不清楚了。

對於這一類型的孩子,父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定期定量發放“工資”

父母要跟孩子說好,每個星期或者每個月的固定時間定期發放固定數額的零花錢,並且申明,除此之外絕不會再支付多餘的零花錢。父母還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賬本,讓孩子記錄每次零花錢的支出情況,並且定期做“財務審核”,檢查孩子都將零花錢花在了什麼地方。

(2)學會用緩兵之計

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購物要求時,父母可以采用緩兵之計——既不完全否定,也不答應,而是給孩子一個冷卻緩衝期。在這段時間裏,父母可以有意地向孩子灌輸一些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隻要利用緩兵之計,讓孩子暫時放棄了購物計劃,孩子也會在消費欲望冷卻之後,慢慢學會思考和權衡。

(3)鼓勵孩子儲蓄

給孩子買一個存錢罐或者辦一個銀行賬戶,鼓勵孩子將餘下的零花錢存進去。為了鼓勵孩子儲蓄,父母可以設定獎勵製度,隻要孩子的賬目清晰、消費合理或者儲蓄“給力”,就給孩子一定的獎勵,在孩子的儲蓄罐或銀行賬戶裏再投進一部分錢。

對衝動型消費的孩子,幫助他們理性購物

樂樂還是一個9歲的小豆丁,雖然年紀小,卻已經非常在意自己的臉蛋了。某一天,他發現自己臉上長出了幾個顯眼的小痘痘,便央求媽媽給他買一款去痘產品。媽媽覺得樂樂年紀還小,長幾個青春痘也正常,若是早早使用化妝品,恐怕對皮膚不好,便拒絕了。沒想到,第二天樂樂便將存錢罐裏所有的零花錢都取出來,自己去買了一款祛痘產品。不過,用了一段時間之後,樂樂發現不但對自己的青春痘沒有效果,還有些過敏反應,頓時懊惱不已,整整一個星期都心情低落。

這種衝動型消費的孩子典型特征是:看到自己喜歡或者需要的商品時,在很短時間內,甚至一兩秒就會做出購買決定,根本不會仔細考慮,然而等到購買之後,很快就會覺得不值得或者自己也並不十分喜歡,進而對自己的購物行為覺得沮喪、後悔。更有甚者,一些孩子會因此覺得情緒低落,為自己的衝動消費感到深深自責,甚至開始懷疑自己。

對於這種類型的孩子,父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教孩子貨比三家

其實對孩子而言,70%的消費行為都有衝動購物的嫌疑。如果孩子在購物後,覺得後悔,父母不要再為此批評、指責孩子,而是要安慰他,並且慢慢教他如何理智消費、貨比三家以及討價還價的技巧。隻要幫助孩子以盡量低的價錢買到合適的商品,他們就會改掉衝動消費的習慣,並且養成良好的購物習慣。

(2)節製孩子盲目逛街

隻要上了街,大部分孩子的自製力都非常有限,多多少少都會買點東西。所以,為了節製孩子盲目購物,父母應該盡量減少孩子盲目逛街的次數,削減和控製孩子的購物欲望。另外,每次孩子逛街買東西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列一個購物清單和商品大體價格表,身上不要帶太多錢,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購物。